根本上遏制犯罪,因此应当区别对待与宽严相济;正是由于犯罪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各有不同,行为的客观社会危害性与行为人的人身危害性也各有差异,因此应当区别对待与宽严相济 国有23个州制定了有关三振出局法。目前,各国刑法对于实施危害行为的惯犯与累犯也都规定了超常严厉的制裁措施与制度。例如,对于常习犯、累犯等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1.html -
了解详情
巨大的。 3、仅规定结果。这类条文仅规定结果这一情节,可以是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及其可能性。前类条文规定为造成某种实害结果,表述形式不一。例如,刑法第 情节犯的未遂不是指情节严重要件是否欠缺,而是指在已经具备情节严重条件的情况下,行为人之犯罪实行行为的未能得逞。基于这种理解,该论者认为情节犯存在犯罪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5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的状态,但在清醒之时并无任何犯罪意图,而只是在不能认识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了危害结果,就无论如何不能让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 论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本文专门针对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原因自由行为,依据新构成要件模式展开分析。针对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的状态,但在清醒之时并无任何犯罪意图,而只是在不能认识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了危害结果,就无论如何不能让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 论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本文专门针对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原因自由行为,依据新构成要件模式展开分析。针对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承担责任,都要对该共同行为的形成的危害结果或非法状态承担完全的责任。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实行行为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在共同犯罪 把风行为也应当着重分析,把风行为是否为实行行为,关系到是否因此形成共同实行行为的问题。把风行为究竟是实行行为,还是非实行行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法,其次才是犯罪法②。据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行为在犯罪化时,已经包含了立法者对此行为的相当严厉的态度,在选择法定刑时,理应以较低 》, 载《政法论坛》, 2001年第6期. 2. 时延安: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理分析》, 载《法学》, 2002年第3期. 3. 孟波、陈超远: 《巨额财产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本意分析,中国新刑法典对于有组织犯罪(即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惩治的: 1.强化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惩治 有 的领导者,往往是该组织所实施危害行为的直接策划者和指挥者,因而此种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组织者往往即是领导者,但也不尽然,非组织者被提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9.html -
了解详情
与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勾结,并且都以法定危害行为的实行而不以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它们在主观方面都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这种故意 并罚。[12]我们虽然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但并不同意这种一概以一罪论处的结论。在我们看来,对于那些在实施分裂国家行为的过程中,其构成特征又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6.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犯;作为义务;认识错误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根据危害行为的方式的不同,犯罪可分为作为犯与不作为犯。所谓不作为犯,即以不作为为 的错误应当根据哪一种观点进行定性呢?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因果关系视野中的作为义务的错误问题。笔者认为,在因果关系中重点探讨不作为的行为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学,旨在探讨作为犯罪原因之一的环境的影响。刑事政策学它研究可用以限制危害行为在社会中的数量的手段,主要研究可用以预防危害行为的恰当的社会组织措施; 制定的刑事政策。 但是,是否国家制定的所有同犯罪作斗争的政策都是刑事政策?有学者从刑事政策的语言构成上分析认为,刑事政策中政策为中心词,刑事为限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