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隶属于用人单位,因此,在确定当事人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时,立法注重保护 相应的活动,工会和雇主不得因陪审员履行陪审职责而减少其劳动报酬和其他相关利益,更不能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 【作者简介】 范跃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00.html -
了解详情
因支付经济补偿金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签订竞业限制的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结束后,按 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根据以上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经要求仍不支付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91.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1)国家的法律、 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91.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规定为例,该法基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导向,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特别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以强制性规范的形式作了严格限定。从法律价值的角度 主动权,裁员行为难免会带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随意性。用人单位一旦明确了一定的裁员计划和意向,员工在工作中的丝毫纰漏和失误都极有可能成为被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本案中,华融达公司对其经营中的上述信息采取了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措施进行保密,因此这些信息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 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业务的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457.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为此其于2008年6月2日张贴了《公告》,宣布与被告等28名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公告》中列明的辞退理由是经济性裁员,但事实上其 不符,本院不予采纳,对原告主张的相应事实亦不予确认。众所周知,劳动者享有知情权,用人单位在决定辞退劳动者时有义务以妥当的方式告知劳动者辞退理由,当双方就辞退纠纷发生 ...
//www.110.com/panli/panli_11452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协议,一般来说,有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之分,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直接用书面文字形式表达和记载当事人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新《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即使不签订劳动合同,也将成立事实劳动关系,须依法缴纳保险不说,还将为员工付出2倍的工资,1年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59.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以违纪为由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周某某实际工作至2008年10月31日。康仁乐购公司与周某某确认周某某离职前12个月的实 ,有公司员工谈话记录可以证实。3、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www.110.com/panli/panli_610506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原则? 对于前述的前两种情形,通常是在员工离职后发生的,双方已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追究劳动者的损失赔偿责任,可以按照双方约定并结合实际损失 给其他人造成损害,相关赔偿责任如何承担呢?笔者认为,劳务派遣关系中,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原本由用人单位承担的权利义务,实际用工单位与签定合同的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278.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当然,本代理已注意到“变更劳动合同条款”与“解除 ,无效合同不存在时效问题。 二、关于争议的《劳动合同条款变更书》和《员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及如何赔偿的问题。 首先,本案争议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