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人员都能够全面掌握两个《规定》的具体内容。 严格贯彻执行两个《规定》 两个《规定》不仅全面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细化了证明标准 被告人构成立功的,应当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证明材料或者要求相关人员作证,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立功是否成立。 被告人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情形的,应当审查是否已经查证属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7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 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执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在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被应用的最为广泛、最为 严重,可视情况判处管制或拘役。目前,已有学者对证人拒证行为的刑事立法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这里不在 论述。 论文网在线 WWW.LUNWENWANG.CO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75.html -
了解详情
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依据刑事诉讼的现有规定,可见律师在侦查阶段虽然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但要受制于侦查 、调查取证权的基础上,提出辩护意见,对于侦查机关全面研究案情,客观收集证据, 准确认定案件性质,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有重大意义。 5、在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8.html -
了解详情
或吸收,如立案、审理、审限、上诉等,均得遵循刑事诉讼的规定或受其制约。因此,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可称之为紧密型附带式。我国立法机关在最初立法考虑这一 可能产生另一个问题,在经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时,由于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不同,刑事诉讼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则,要求证据确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美法系证据展示制度及法学界关于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立足于司法实践,在不突破现行法律的前提下,探讨证据展示在普通程序简化审中的意义、可行性及 展示主体。 (三)关于辩方(被告人和辩护人)是否负有向控方展示证据的责任,法律没有规定。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50.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大大高于实践的口号,一种高得无法达到的目标。但与此同时,这种理想性的规定就把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作为了无可避免的牺牲。 再次,该观点是我们已经习惯的 便采取了回避、迎合的态度。 其实笔者在10年前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刑事诉讼证据属性新辨”。〔7〕在那篇文章中,笔者力图用“可能的证据”或“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2.html -
了解详情
美法系证据展示制度及法学界关于建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构想,立足于司法实践,在不突破现行法律的前提下,探讨证据展示在普通程序简化审中的意义、可行性及具体 展示主体。(三)关于辩方(被告人和辩护人)是否负有向控方展示证据的责任,法律没有规定。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9.html -
了解详情
的信息交换。证据开示制度是控辩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的基本保证。但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都不够明确、完善,且均未对辩方证据开 由控方单向开示演变为控辩双方双向开示,这不仅有利于保障诉讼公正的进行,提高诉讼效率,而且还符合国际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发展的趋势。2、建立证据开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7.html -
了解详情
不具有证据效力。第二种意见虽然得出的结论相同,但是机械的套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定适用于刑事诉讼没有法理依据,更没有立法依据。第三种意见的主要依据的控诉 ~478页。 [4] 参见甄卓:《本案的“合同复印件”不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1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6.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证据的主体,外延无限大,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都可以收集刑事诉讼证据。这不但不符合我国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也不符合司法实际状况。现行刑诉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是“真实情况的事实”,何须再“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呢?这种自相矛盾的规定,不但违反逻辑法则,而且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理解,更难操作。正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