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主体制定的,对后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反复适用力且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抽象 关系,行政相对人就有权申请法院对该行为进行审查。 将抽象行政行为适当的纳入我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可以督促行政主体在作出抽象行政行为时能够依据法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5.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条例》第三条规定,检察机关对于全国社会及劳动人民利益之有关民事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可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及《 要获得实在性,就必须赋予权利人获得司法上救济的权利。概言之,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社会公共性权利,除了通过法律的普遍性实体赋予外,还要获得可诉性,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别。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没有体现宪法和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忽视了人身自由权的特殊性。在世界范围来看,由于人身自由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因此对限制 状,如果不符合程序,则不予签发。而且,此处签发令状的司法官员当然不能是事后监督即行政诉讼中的法官,两者应该有所区别。事实上,英美国家就是这样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88.html -
了解详情
依赖的弊病。只要有必要,所有适格利益都可以通过客观行政诉讼这条便道绕过权利概念的羁绊,获得法律救济的机会。从根本上讲,这几个国家都是通过淡化或弱化权利 本来十分重要且内涵与外延明确的法律术语却并未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和行政法制的构成基础。在以权利义务作为基本概念而构架的中国行政法制中,竟没有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4.html -
了解详情
》则对此没有做出规定),实际上否认了和解及其它契约在一般行政与行政诉讼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却认可了行政委托关系,但理论和立法似乎没有意识 和义务责任观念。 1.平等观念。平等观念是现代契约观念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政治和法律的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应是法律的基本观念,也应是基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10.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法规,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如上所述,立法以及相关机制设计,作为制度的内涵之一,是通过创制新法(新的规则)和变通国家立法(变通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来实现巩固改革开放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58.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果十分明显,加上由此带来的效率等实惠刺激着行动者进一步扩大协调的适用范围,创造适用协调的条件,在协调中建立新的行为规则,无意中推动了原生性法律 =319. (19)这种制度创新在破产法的出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和家事诉讼制度的演变、群体诉讼代表人制度的反思和行政诉讼调解的创新等方面均有表现。 (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5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明显不当标准,《行政诉讼法》则未予规定。但是,姑且不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否的确需要在这方面如此泾渭分明地予以区别,单从行政相对人角度而言,很 以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标准进行审查。 3.与其他标准交互或同时适用的可能情形:(1)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12.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标准,但上述判断还是大体反映了行政诉讼的基本状况。 在理论界,多位学者在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基础上,主张法院在事实问题的判断上应当采取弱式审查, 很少干涉。在本案中,弗兰克福特大法官撰写的判决书谨慎地重申:我们审查证据规则是否得到正确适用的权力不应频繁行使。行政机关事实认定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支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7.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考虑到听证程序以及意见陈述程序构成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详细介绍了日本《行政程序法》的相关内容和形成过程,以期对我国行政程序法起草 开展行政指导的基本做法,总结了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深入开展行政指导的成效和经验,就其继续深化工商行政指导实践提出若干对策建议。[33] 五、行政诉讼 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