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双方的性器官有接触就构成既遂。既然两者有这么多的不同,特别是作为犯罪构成核心要件的危害行为的结构和内容都不同,当然不宜将两者以一个罪名来概括。所以 相关立法和上述解释本身分析。1990年12月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奸淫因智力残疾或者精神残疾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残疾人的,以强奸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8.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还是简单客体,应该结合该种犯罪作具体的分析。合理界定经济犯罪的客体,既有助于准确认定具体犯罪的表现形式,又有助于认定具体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关键词 侵害即为既遂,只不过这种侵害是通过行为人所追求的一定的危害行为或者危害结果表现出来的。在经济犯罪中,如果该罪是简单客体,那么可以直接根据该简单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9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刑法的人,更多地关注危害行为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并根据实际损害的大小来确定刑事责任的程度,而很少考虑犯罪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人是否有罪过。因此,刑事 连带责任,似乎不是个人责任;从而与罪责自负的原则相悖。但从犯罪集团成员之间的主观和客观联系结构上分析,这种所谓的共同责任与个人责任并不矛盾。首先,从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2.html -
了解详情
遂形态与未遂形态能否并存,对此,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分歧。本文拟在分析两种针锋相对的见解之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予以研究和剖析。 一、学说之 合理现象。[9] 二、分歧透视 在肯定说内部,有学者以犯罪实行行为的不可替代为立论的根据,但从其所例举的犯罪看,其实就是属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亲手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8.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刑罚的本质问题上我不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报应(惩罚)而是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的报应(惩罚), 据此,对上述等式可改造为: 刑罚目的=(惩罚犯罪人+保护 社会意义,而其主张通过保安措施以及动员全社会力量来防止犯罪危害社会的思想,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因此,在我国应然的刑罚目的中应当吸收社会防卫论的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5.html -
了解详情
侵入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等等。值得分析的是网络共同正犯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1.网络共同正犯的实行行为 在网络共同犯罪中,表现为程序或者 直接发生。但从刑法规范的层面来看,这种行为是后续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是整个犯罪实行行为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引起的危害后果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该行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3.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专项斗争,探讨私营部门内商业贿赂犯罪的治理之道。 一、概念界定:相关用语的分析比较 在深入论述私营部门内商业贿赂犯罪之前,我们需要廓清其与商业贿赂 人和行贿人往往通过洗钱掩饰、隐瞒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社会都重视对洗钱行为的打击,以封堵上游犯罪的退路。《刑法修正案(六)》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在形式上符合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实质上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6] 我国学者虽然没有像国外学者那样对有关危害行为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但是在迷信犯 ,换句话说,该行为是否具有我国刑法中所谓的社会危害性,就成为区分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关键。 以下,试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二、危险及其判断 (一)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种种表现时一般也提到,但却没有对这种单位犯罪的犯罪构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在讲到单位犯罪时,常常说单位犯罪是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 为基础的。关于这一点,也为我国刑法学的通说所承认。但是,我国刑法学的通说在讲到单位犯罪的危害行为的时候,都是笼而统之地说,单位犯罪就是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01.html -
了解详情
某卧室翻找,找得现金5000元,即刻逃离,不小心撞翻了一小方凳,王某的父亲被惊动,翻身起床追了出来,并大喊抓贼。周某见状立即启动车辆接应陈某 过程中把门望风,等等。 二、对共同犯罪中主要作用的分析 所谓主要作用是指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意的形成、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及共同犯罪危害结果的出现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5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