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法官基于盖然性认定案件事实时,应当能够从证据中获得待证事实极有可能如此的心证,法官虽然还不能够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在缺乏证据支持时可以忽略不 《证据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的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为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确立了基本原则,使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从长期遵循的客观真实回归到符合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7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起诉时须同时具备 时限制度就是充分强调当事人在提出证据层面上的诚实信用的保障。第三,程序安定原则。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运作应依法定时间先后展开并作出终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307.html -
了解详情
一步一步走向共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和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具有兼容性,是程序参与原则的体现与深化。 二、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正当化功能 检察机关对民事 督促法官行为合法谨慎,能够大大减少法官行为失当的情形。客观地说,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中,法官对程序法的遵守乃是最基本要求,个别法官一旦违反即会遭到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8.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下,谨慎、正确地建立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的机制。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有基本的法理依据 在20世纪90年代,检察机关试点参与和 民事诉讼的若干意见(试行),要求结合上海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有计划地试行保护国有资产提起民事诉讼或支持民事起诉工作,在坚持依法办案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5.html -
了解详情
说 否定说认为,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其理由除了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和有关 也可以单独提起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必要时可以将刑事案件与民事诉讼合并审理,但是私权优先,人民法院原则上不能为了迅速结案等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进行和解,和解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之一;同时,民事诉讼法还以处分原则为基本原则之一,赋予当事人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和解才得以在诉讼 且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至于当事人之间是否必须要相互让步,只要和解协议上列明的权利义务分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双方当事人是否相互让步在所不问。(3)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0.html -
了解详情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听审请求权不是普通的诉讼权利,而是属于程序基本权的范畴。基于有关尊重人格尊严之 性。 (二)增设发回重审的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在第一审与第二审的关系上,总体上实行的是续审制,第二审是事实审,因此,原则上,第二审法院应当自己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即包括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从狭义上说,我国民事诉讼保全制度是保障权利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度。 2、财产保全制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 种,但保全程序毕竟是简化了的一种民事诉讼程序。保全程序是以保障判决执行为直接目的,该制度原则上并不在于最后满足权利人的权利。保全裁定并不最后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的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 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检察机关作为原告,债务人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立案标准。对于立案标准,目前各地检察机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采用不尽相同的标准。但对立案标准的把握都应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67.html -
了解详情
后裁判的法律后果相同。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指出民事诉讼的最终理想在于实现妥当、公正、迅速、廉价的纠纷解决④。故在审前程序中只要达到条件就应当努力实现民事诉讼 规定》没有在立法中肯定,同时与国外相比,还不够健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1)在证据交换中应恪守当事人自治原则、对等原则,进而由法院将双方交换过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