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到底应当基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还是基于个体所处的特殊状态和思维方式地位进行考量? 在吴英案中,抛开证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但就 若干重点疑难问题研讨》,姜伟主编:《刑事司法指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参见王立志:《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68.html -
了解详情
对一国在适用法律程序背后的主观动机做出裁定,亦即国际刑事法院将对一国是否具有管辖和起诉被《罗马规约》禁止的国际罪行的政治意愿做出判断。 补充性原则最主要的 )录取证人的陈述或证言,或完成在质疑提出前已经开始的证据收集和审查工作;(3)与有关各国合作,防止已被检察官根据第58条请求对其发出逮捕证的人潜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识论为指导,总结吸收海外近、现代运用证据的经验,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认为可概括为排他性,即从证据的调查和运用上要排除一切矛盾,从运用证据对 真实的证据定案,其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实践中的许多错案也确实在证据方面有问题。所以司法人员必须提高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尤其是审判人员,要审慎地科学地看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94.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证人出庭作证,可以通过对证人面对面的询问质证,分析判断证人证言和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可以对证人的感知能力、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等进行质疑,揭示 要求对一切证据的审查过程予以公开,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 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普遍感到了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但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9.html -
了解详情
任务,因此在很大程序上影响了法官裁决的效率,同时也因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融为一体而为法官的恣意和专断提供了可能。而通过审判制度改革, 十大关系[J].法学研究,1999,(1). [20]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p109. [21]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模式,检察机关在审查移送的案件时,将口供证据视为不存在,只根据其他证据来判断案件是否达到起诉标准,引导侦查人员更为关注口供以外证据的调查和收集。笔者认为 根德、托马斯.魏根特是同一位德国学者。 [17][德]魏根德:德国刑事案件快速处理程序,载《法学丛刊》第178期。 [18]参见[日]崛内国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3.html -
了解详情
讲述的,而是放在证明责任主题之下进行讨论的。例如,在华尔兹教授主编的《刑事证据大全》和艾伦教授等人撰写的《证据法》中,我们都无法在章节标题中 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 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8.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部和司法部在《印发〈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指出 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非法证据的内涵和外延、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责任等问题作出了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6.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的充当个案法官,甚至要超越法官,超越法律,对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和性质,独立的作出判断。这就是民决团,既可以否定先例,也可以否定法定事实,他们 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未经国家登记机关的审查确认,当事人之间的物权不会发生变动。表面上看,国家机关的审查和登记可以决定物权的变动。国家通过登记控制了物权的变动 弹性的问题,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情况下,即使可能违反了国家的利益,这也是自由的问题。 再次,从效益角度来讲,我们采登记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