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该条第2款后段的内容看,意味着被告即使不提出答辩状也不会影响被告今后进行答辩。因此,学者普遍认为“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被告答辩被设计成为任意性 这一点,都构成了对当事人获得公开、口头、对席、直接的审理这方面的程序保障。所以,与其说这种实体裁判是公开审判原则的例外,还不如理解为仍然以间接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html -
了解详情
一条应当是客观真实原则,这条原则的内容在于: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应当正确查明实际案情和由争议的法律关系中产生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国家 原先的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15]德国在民事诉讼法中专门规定了“家庭事件程序”,日本则单独制定了“人事诉讼程序法”,在这些程序法中均规定实行职权审理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应当内化在民事诉讼的原则或具体制度中,而不应直接作为一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现行法的立法例是否妥适值得思考。二、 时刻提议和解。(2)各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官为其和解作见证确认。(3)和解协议的内容,即使是部分和解,以笔录为见证确认;笔录由法官及各方当事人签字。(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的削弱与分解。不敢设想,如果任何人或单位都可以做出与法律明文规定的内容不一致的行为而得不到法律追究,甚至堂而皇之地认为其行为有助于社会正义与效率, 在开庭审理前完成举证。”但是,不能以特别法的规定为由,即认为“普通法”的民事诉讼法中也有举证时限的规定。普通法的规定,可以适用于特别法,但特别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丰富和发展;完善和落实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监督权的内容及方式。1982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特别是对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更是缺乏具体的 增加了启动再审程序的不确定性,直接威胁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二)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的范围模糊,容易导致法院与检察机关的冲突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
包揽了一切诉讼行为,可谓超职权主义。1982年,我国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其内容从总则到分则,从基本原则到具体程序的运作,都显示出超强的国家 统一”的历史状况和根深蒂固的以“官为贵”的传统意识,直接铸就了司法者主宰诉讼,当事人处于审判客体地位的纠问式诉讼在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封建社会是最典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7.html -
了解详情
核心问题,它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都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十分原则,没有真正建立起 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在一审举证期限内无法提交的证据,从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出发,应视为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依《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弱化职权主义。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当事人主义的特点,依据辩论主义的原则,其一,直接决定法律效果 法官的地位;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五、结束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内容是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本文的论述仅从举证、认证、质证、证人出庭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4.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一规定确定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民诉法确定当事人处分原则的直接依据是私法自治的理念,即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性质 必须符合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各有关实体法的规定。⑩那么,调解协议的内容是不是一定要符合实体法中的某项具体规定,抑或调解协议如不符合实体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1.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的,这是在我国还没有制定民法典的情况下不得已的做法。现在制定民法典,就应当将合同法中本来属于债权编总则的内容纳入债权编总则,以下分两个方面分析 和民事法律行为及其他合法原因而享有的其他民事权益(民事权利和法益)。关于民事义务可作原则的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或依据合同约定负有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