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仅仅为了获得沉默权、自白任意性规则而提起或者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有仅仅为了获得它们而确立这一权利的立法者吗?换句话说,沉默权、自白任意性规则如健康 被定罪,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50]在英美国家,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界限在某些环节上以相同的原则运作,如刑事被告人的自愿承认有罪与民事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包括: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消、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与生效要件岂不是没有区别?李浩前后所论,岂不矛盾?或许,为避免在概念上缠夹不清,论者退而认为,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还是能够把生效和有效作适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0.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可以转移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当事人主张法律推定时,举证责任就被转移到对方身上。例如,当事人主张它作为婚生子女对父母的财产享有继承权,它就必须 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3]前引注1,页124。 [4]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5.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证据法可能会授权在特殊情形下,裁判者能够改变法定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而在具体情形下作出特殊的处置,以防止出现恶法亦法效应。由此来看,民事实体法 在美国的立法中,其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收集证据的程序制度,便是一个典型的程序性证据制度,因而它被规定在《联邦民事诉讼程序规则》中,而没有规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3](2)有人依据分配的公平原则,认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有些情况下,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限于客观原因难以或无法提供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5页。 [13]详见[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代译序,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5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对应关系,而且当事人的举证行为与不利后果之间也缺乏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三、不同诉讼模式下的证明责任性质 关于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民事诉讼法学界曾有过激烈 上的因果联系。载刁荣华主编:《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6]作为一种责任体制,是直接对应行为违法而得出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89.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诉讼权利;不享有诉权的人不能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就谈不到享有诉讼权利。二是诉讼权利由诉权派生,以诉权为核心,是诉权在各个不同诉讼阶段的 必然有着决定性作用。2003年9月2日新华网上刊出的题为《医疗事故鉴定举证责任倒置,推倒医患关系多米诺骨牌》的报道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其中指出,200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9.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将书面证言归入书证类证据,有利于划分证据种类标准的统一;其次,有利于当事人举证以及法院获得更充分的证据资料,也就有助于发现案件真实。因为书面证言,就 ,有关单位拒不协助法院调查取证将依法对其采取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这仅仅是对当事人以外的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作出了规定。就这些规定看,实质上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2.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将书面证言归入书证类证据,有利于划分证据种类标准的统一;其次,有利于当事人举证以及法院获得更充分的证据资料,也就有助于发现案件真实。因为书面证言,就 ,有关单位拒不协助法院调查取证将依法对其采取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这仅仅是对当事人以外的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作出了规定。就这些规定看,实质上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1.html -
了解详情
,其指导精神和基本理念已随着时代变迁而显示出不适应性,民事诉讼程序规则与现代民事诉讼倡导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专业化、精细化等特征严重不符,因而需要整体性和方向性 页。 [34]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35]如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1993)、陈桂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