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对此加以厘清。 [1]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是否超出了法定的受案范围 有观点认为,法院受理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行政 的关系。有人认为,《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关于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针对的只是依申请公开,对主动公开的行为不可诉。笔者解读不出这种含义。但考虑到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404.html -
了解详情
该抽象行政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为相对人的范围。(二)建立行政公诉制度 建立行政公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涉及抽象行政行为的部分行政案件提起公诉的权力。现行体制下 因素,应当允许相对人直接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而不宜采取必须附着的方法。当然,如果法院在受理由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的诉讼时,也可以应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91.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在行政法上的地位不平等。[②]支持者认为,公权力并非不可处分,行政主体可以在其自由裁量的范围内处分公权 将调解制度纳入其中,结果导致我国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通过案外调解、协调处理等违法手段处理,一方面这与行政诉讼禁止调解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法律被规避,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25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案件予以受理。 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第5期上,刊登了罗伦富不服泸州市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例,法院 撤销无法律依据。故人民法院不能对该责任认定书纳入行政诉讼范围予以审查。虽然如此,但当事人并未丧失救济途径。在案件侦查阶段,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552.html -
了解详情
中对行政裁决依然是提起行政诉讼,而对行政调解不服则提起民事诉讼。[11]这样的制度设计与诉讼原理并不相符,因为案件的性质应当根据纠纷的性质确定,而不能以 由法院受理,国会也可以制定法律授予非司法机关受理这类争端。而对于私权利的争端完全由法院受理;到1930年代,当公权力理论遭遇挑战而无法应对工人和雇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9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目的行为以及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心中保留等,都作为处理婚姻案件的根据。从而致使无效婚姻范围扩大,使大量有效婚姻或瑕疵婚姻成为无效婚姻。甚至将未成立 婚姻登记机关不宜处理、也难以处理。登记机关处理此类案件,又必然滋生所谓的婚姻行政诉讼案件,造成恶性循环,浪费社会资源,并制造法院内部民行分离现象。而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329.html -
了解详情
03/content-8921621.htm. {3}朱弢.反垄断第一案未被法院受理{EB/OL}.//www.caijing.com.cn/2008-09-04/110010483.html. {4}吴宏伟,金善明.《反垄断法》实施的预期效应探究{J}.政法论丛,2008,1. {5}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3.html -
了解详情
意味大于强制性,但必然也会鼓励行政机构尽量扩张听证的适用范围。而且,从近年来行政审判的实践看,法院也愿意把正当程序引入到行政领域之中。如果一个案件 分离原则和正当程序,赋予其确认案件事实的基本功能,缓解实践中案件事实难以查清,而问题又不能不解决的窘境,并使得行政诉讼基本上成为法律审,除非当事人有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1.html -
了解详情
交织的状况就无法避免。这类案件的处理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到法院的威严,司法的统一。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各有其局限性,依靠任何一 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人民法院不侵入行政权所特有的领域,如军事、国防、外交等,这方面的争议,法院不应该受理;其次,司法权尊重行政权体现在尊重行政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7.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降到最低点,努力促进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和谐。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们可以看到, ,即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明示授权或者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自由斟酌,自主选择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