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职务。 我国《刑法》第271条明确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并且是能够利用职务上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工作人员。 。 2002年底,民联村的农用低压电网进行了改造,由于朱掌林心里一直惦记着在职村干部补贴养老保险费一事,于是就决定把卖掉废铝线的钱拿一部分出来补贴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37.html -
了解详情
是拿工资和奖励的,因公司未结清其在职时的工资及奖励,存在经济纠纷,属涉嫌犯罪事实不清,不符合逮捕条件。 评析:本案争执的焦点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因单位拖欠、克扣其合法收益而与单位发生纠纷,行为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单位财物的,是否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1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以受贿罪提起公诉。退休后收受贿赂能否构成受贿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的批复》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林某在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620.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补偿金,应当予以支付。 被告蓝天公司辩称,根据《员工手册规定》,公司每月向技术人员支付保密费,用于员工离职后2年内,保守商业秘密和不竞业的补偿,员工 保密费500元。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签署的保密协议约定将“保密费”随在职期间的工资一同发放,保密费的金额较低,且根据《员工手册》规定,如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605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个程序一定要当面咨询专业的处理人员来协助办理。因此要求的赔偿是在职要求还是离职后要求,是和经济补偿金有关系的。 未签劳动 证据等; (8)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 (9)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行证明; (10)录音。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772.html -
了解详情
,该公司于次月7日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公司同意为余某等数名员工代办在职期间不足额社保缴费基数的相关补缴手续,但要求申请人本人承担公司应交部分和个人应 部分和个人应交部分的费用均由申请人本人承担。随后,被告公司向社保局申请补交上述人员社保费并将核定金额汇入了社保局账户。余某于次月初向公司转账1.88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7235.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机关备案的备案章程,该章程未经股东代表会议的表决。 二、成立章程中约定职工在职持股,退职退股,但是备案章程中没有该内容。 三、天海公司根据成立 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836.html -
了解详情
的陈述,其设立的公司仅仅是代为销售原告产品,是原告的一个分销商。但是,被告在职期间及离职后约定的期限内,自营与原告公司有相同的业务,必然会对原告的 被告作为原告公司产品销售,从事的业务掌握并知晓原告的商业秘密,属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符合竞业限制主体资格。原告经营是化工原料及产品业务,被告从事的是化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22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是,那么员工离职后,如果保密协议没有约定员工离职后仍然负有保密义务以及员工在职时如果没有签订保密义务的情形下对秘密信息的披露使用行为是不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义务,其可以随意对商业秘密信息进行侵权,这样该企业的竞争企业完全有可能指派人员先潜入该企业做员工获悉商业秘密后再离职进行披露。而且该行为还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128.html -
了解详情
到起诉时,但是被告李某一直没有与原告周某签订劳动合同。 原告周某在职期间长期加班,每周休息一天,法定假日一直没有休息,被告在此期间既 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本次劳动纠纷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1、个体工商户经营者雇佣劳动人员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