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罪名,其行为特征有根本的不同。同样是侵犯财产罪,侵占罪与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侵占罪是一种不转移占有的犯罪。也就是说,侵占的具体 的保护。 第三,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做包括广义解释,不属于类推解释,没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为了更好地适用法律,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23.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以上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看,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相同点在于:主观方面都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 271条规定的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同时,在认定职务便利时,一定要与工作便利区别开来。如果只是利用工作上便利,如熟悉作案的环境等提供的便利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91.html -
了解详情
从司法实践看,不当得利的对象大多是遗失物,遗失物的失主一般不知道财物丢失的具体时间与地点,且失去财物的时间相对较长,拾得者一般也不知道失主具体是谁。 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显著区别在于:一是在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所形成的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46.html -
了解详情
从司法实践看,不当得利的对象大多是遗失物,遗失物的失主一般不知道财物丢失的具体时间与地点,且失去财物的时间相对较长,拾得者一般也不知道失主具体是谁。 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显著区别在于:一是在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所形成的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15.html -
了解详情
从司法实践看,不当得利的对象大多是遗失物,遗失物的失主一般不知道财物丢失的具体时间与地点,且失去财物的时间相对较长,拾得者一般也不知道失主具体是谁。 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显著区别在于:一是在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所形成的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15.html -
了解详情
皮包处于顾客自己控制范围之内还是顾客的遗失物。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 并非遗失也并非自己实际控制之包拎至柜台藏匿,并私分包内现金的行为符合盗窃罪中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形,且几名服务员快速私分包内现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745.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所以,正确区分了占有该物的性质,能够对认定盗窃罪还是侵占罪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另外,客观主义,要求从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特征来推定行为人 ,此案定性为侵占罪不是疑问。 第二判定徐某和栾某行为的性质,关键是要正确认识遗忘物的概念。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它与遗失物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06.html -
了解详情
皮包处于顾客自己控制范围之内还是顾客的遗失物。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 并非遗失也并非自己实际控制之包拎至柜台藏匿,并私分包内现金的行为符合盗窃罪中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形,且几名服务员快速私分包内现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427.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所有权,这与其他侵犯财产罪是一致的。但作为侵占罪侵犯对象的公私财物,必须是行为人已经合法持有,这是成立侵占罪的要素和前提,也是区别于盗窃、诈骗 ,且侵占罪是由公安机关依职权发现并调查取证,因此,侵占罪应由公安机关管辖,随盗窃罪一并按公诉程序办理。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属于管辖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52.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要件上均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些人认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主观故意并无区别。笔者认为,该观点并不正确。非法占有系盗窃及侵占的犯罪意图,并非犯罪故意的全部内容。犯罪主观故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与犯罪客观行为相互对应,除非刑法拟制的情况。当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同时,应对实施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