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还是抢夺罪? 既然不构成诈骗罪,到底是构成盗窃罪还是抢夺罪?我认为,不应一概而论。抢夺罪和盗窃罪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在行为方式上:盗窃罪 而公然夺取财物的行为。因此,对于被告人以借打电话为由拿走他人手机的行为到底构成盗窃罪还是抢夺罪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被告人在取得被害人的手机打电话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23.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受托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盗窃罪是以“秘密窃取”的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 性”的含义包括以下三点:(1)所谓“秘密”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愿望和判断。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来说,其不愿让人知道,也就是说,行为人意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173.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金项链,既采取了欺骗行为,又采取了窃取行为,两种行为分别构成了诈骗罪和盗窃罪。其中,诈骗是手段,盗窃是目的,两者具有牵连关系,按照处理牵连犯从 实施盗窃的过程中,虽然有欺骗行为,但其欺骗行为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本身并不单独构成诈骗罪。因此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牵连犯,谈不上从一重罪处断的问题。 综上所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50.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犯罪,这两种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通常情况下,诈骗罪和盗窃罪是比较容易分辨的,但是在二者彼此交织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对 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34.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受托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盗窃罪是以“秘密窃取”的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 性”的含义包括以下三点:(1)所谓“秘密”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愿望和判断。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来说,其不愿让人知道,也就是说,行为人意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86.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亦无辩解理由。 辩护人辩称,被告人对指控的盗窃罪构成自首,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关于公诉机关指控诈骗罪的犯罪事实,从 的诈骗犯罪,被告人有悔罪表现,本院酌情对其从轻处罚。辩护人对指控被告人犯诈骗罪的辩护理由不当,本院不予支持,其他辩护意见成立,本院予以采纳。依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59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诈骗罪、盗窃罪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刑法未规定单位可以构成这些犯罪,当然不能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但是否可以追究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骗取保险金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构成保险诈骗罪。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而不是商业保险,医疗机构虽然是虚开医药费,还假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77.html -
了解详情
秘密手段窃走,然后从李某处获取赔偿金,非法占有了李某的财物,构成盗窃罪。 管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诈骗罪和盗窃罪同为侵财型犯罪,两罪的主观方面均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则有所不同,诈骗罪是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382.html -
了解详情
秘密手段窃走,然后从李某处获取赔偿金,非法占有了李某的财物,构成盗窃罪。 管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诈骗罪和盗窃罪同为侵财型犯罪,两罪的主观方面均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则有所不同,诈骗罪是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365.html -
了解详情
某,让他锁门后下楼再开一间房以备换钱时用,并称美元在某饭店,由自己和李某出去取美元。三人将旅行箱放在房间一起下楼后,吴铭乘机用另一把钥匙打开 骗得对方的信任,自动地将200万人民币置于其控制之下,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第二种观点认为刘东、吴铭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理由是:本案中,刘东、吴铭是以诈骗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