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元,汇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 申请人XX与被申请人柳州市XXXX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一案,申请人向本委申诉请求裁决:被申请人赔偿申请人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解除)劳动合同。被申请人提供员工辞职申请表证明系申请人主动辞职。该表的员工姓名、到职工期、辞职日期、希望离职日期、员工签名和落款栏均为申请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45.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无效条款;某些法院虽不当然认定该条款无效,但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举证证明该补偿金和工资是能够明确区分的,否则,用人单位仍然要承担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不利 支付补偿金或达成其他补充协议;如果企业决定放弃对员工竞业限制要求的,应当予以书面通知,表明员工离职后无须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企业将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160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代理人发表以下代理意见,恳请仲裁庭予以采纳:一、申请人请求支付双倍工资没有法律依据。1.被申请人不应该支付自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之间的 被申请人依法不应当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在此,被申请人特别要强调,因申请人的擅自离职行为,致使被申请人公司延误工期,赔偿业务方违约金30万元。被申请人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702.html -
了解详情
、71000元收款收条和6500元借条。原审被告辩称:我应聘至原告公司为出差拓展业务而借得的人民币6500元因故没有报销,我同意返还;但原告将其支付的住房 上诉人完成利润200万元,被上诉人在上诉人处工作十年。第三,关于被上诉人中途离职应否返还上诉人首期购房款问题。《民法通则》 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36.html -
了解详情
、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没签劳动合同,但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13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赔偿金,予以支持。本案,被告在原告处工作年限为六年零六个月,离职前月平均工资43000元,2015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944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及补休记录表和假卡,该证据具有客观真实性,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于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3日、2016年10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773.html -
了解详情
准绳,依法重新审理此案,判决被告给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8380.00元。 被告“公司”辩称:原告所诉与事实不符,于法无据。原告称2015年12月18 辞职,不可能写“休假半年”,这完全可证明原告向被告请假,被告强迫原告辞职的事实。 另外,原告受伤不能工作期间没有理由要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47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被申请人亦未为申请人办理养老保险。2011年10月15日申请人离职,离职前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在申请人任职期间,每月实际工作26日,每日实际 予以支付; 4、关于未依法为申请人购买社会保险的问题:经申请人陈述,自申请人进入该公司后,被申请人根本就没有为申请人购买过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70.html -
了解详情
已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也当然失效。 (二)离职后,原告没有泄露和利用被告的商业信息,没有给被告造成任何经济损失。 原告在离开被告后并未就业,未从事有关 S的相关信息并获得订单,与原告无关。 四、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因原告的行为造成其经济损失,亦没有证据证明其经济损失的数额,原告不应承担赔偿被告经济损失的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71.html -
了解详情
出生的俞某是浙江桐庐人,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与来自三门的梅某系同事关系。2014年11月初,梅某从杭州公司离职后向俞某借款3000元,俞某通过银行 ,原告提供的证据仅能证明汇款事实,不能必然反映双方的借贷关系。从法律事实和逻辑角度看,微信聊天内容与汇款凭证没有形成完整的间接证据链,法院无法确认原、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