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其认定需要以被述侵权行为构成商标性使用为前提。而对于商标间接侵权行为或共同侵权行为则往往不属于商标使用行为。 2.商标使用行为的具体认定 (1 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有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2)客观上实施了为他人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3)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共同侵权的认定,一般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1045.html -
了解详情
陶德华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上海市虹口区株洲路某号房屋销售信息,故意跳过中介,私自与卖方直接签订购房合同,违反了《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的约定,属于恶意 企业名称,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以损害竞争对手。在认定原被告双方存在间接竞争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天津小拇指公司登记注册“小拇指”字号是否构成擅自使用他人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003.html -
了解详情
溺水身亡的损害后果,因此桃花村民组的挖掘行为与四位村民的挖掘行为之间,构成间接结合;二周兄弟和二金兄弟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实施的挖掘行为,使原有 方面既没有共同故意,也没有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在客观上发生结合,导致同一损害后果发生的侵权,又被称之为行为结合型侵权,包括直接结合行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70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审理中有两种意见: 意见一:尽管电信公司与张某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两侵害行为直接结合造成李某损伤的后果,构成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应互负 侵害行为直接结合产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情形剥离出来,规定为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而将间接结合导致同一损害结果,构成法学理论上“多因一果”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882.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几个特征: 一、侵害的积极性。即行为人的行为表现是积极的加害状态,与间接结合的消极状态有区别。《解释》第三条原文用侵害行为与分别实施的数个 必然导致损害结果发生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并不会也不可能直接或者必然引发损害结果,此种情形下,则不论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的数行为人的行为是同时发生还依次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5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刘的行为也构成了盗窃罪。笔者认为本文作者混淆了教唆犯与间接实行犯的概念,导致在认定刘某构成犯罪的结果上虽然是一致的,但其认定 共同犯罪。对教唆犯按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间接实行犯,是指行为人不直接去实施犯罪,而是利用无犯罪故意的行为或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为工具实施犯罪,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40.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结合的是事故的责任认定行为,他们指使他人改变供述的行为与保险诈骗行为是间接结合,不是共同犯罪构成所要求的必不可少环节,他们侵犯的交通证据管理秩序,不能 规定,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方面是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以非法占有保险金为目的为目的。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0.html -
了解详情
特种车辆资质的情况下,到长青电焊修理部焊接槽罐挂钩,对事故的发生存在直接过错,因此,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危险品分公司作为车辆所有权人,违反《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76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为二人以上,行为人之间在主观上具有共同过错,或者虽无共同故意或过失,但其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2.数个共同加害人的共同行为所造成的 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所谓间接结合是属于“多因一果”中多个原因行为的偶然性结合,且这种偶然性结合是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1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审理中有两种意见: 意见一:尽管电信公司与张某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两侵害行为直接结合造成李某损伤的后果,构成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应互负 侵害行为直接结合产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情形剥离出来,规定为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而将间接结合导致同一损害结果,构成法学理论上“多因一果”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8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