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后,若中间介入其他因素,此时应该如何认定该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主流观点, 二、不机械化地直接采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严格区分行政法范畴对违法行为评价标准与刑法范畴对犯罪行为评价标准之间的差异。可将其作为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875.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李某一拳打昏张某,将其金项链抢走。 【分歧】 对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存在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犯罪行为,吸收罪质轻、危害小、宣判刑低的犯罪行为。李某在预备强奸过程中,主观上打消了强奸这一犯罪意图行为,应当认定为强奸罪(中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64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教唆犯的认定 1、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 选择不满18周岁的人作为教唆对象,既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严重,又说明教唆行为本身的腐蚀性大,社会危害性严重,理应从重处罚。此外。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635.html -
了解详情
nbsp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nbsp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如何分别处理?nbsp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认为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抗诉范围的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37.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并且其行为具有刑法上足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而交通中的以外事件,虽然表现为行为人可能存在交通 这一规定明确肯定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可以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解决交通肇事逃逸能否及如何认定的法律依据。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26.html -
了解详情
中包括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因而包括了犯罪行为。成立滥用职权罪,其次要求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 发生。另有学者认为,滥用职权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造成国家机关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信赖感受到侵犯的结果,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416.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酒店上班的17岁的孩子都被抓,说是同盟但却没有证据,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如果该孩子没有参与抢劫,则不构罪。如属事实,则涉嫌 冒充行为是以假当真还是未被蒙骗,都不影响这一情形的认定。这种情形应包括以下情况,行为人冒充军警人员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如查处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走私行为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023.html -
了解详情
受贿犯罪亦不例外。受贿罪的定罪量刑取决于数额和情节,因此,不仅要求受贿人对受贿的行为性质有认识,而且要求受贿人对贿赂财物的价值有认识。只有受贿人意识到收受财物的实际 许诺行为就会使请托人认为权与利可以交易,就已经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就可以认定受贿犯罪已经既遂。本案中,刘某收受薛某2.3万元贿赂款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048.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中,认定被告人在存在被害人反抗和哀求行为等一定外界不利因素下是否自动放弃犯罪是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关键。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如何判断大致有 行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被害人的反抗尚不足以阻止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被告人完全有能力将犯罪实施完毕,从而达到既遂状态;从主观方面来看,虽然被告人存在害怕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49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 【分歧】 本案在审理中针对诈骗犯罪数额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其主观意欲骗取的最高数额为4万元,因此诈骗 行为人的金钱或物品的数量。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犯罪指向数额与被害人支付数额有时并不一致,那么诈骗犯罪数额应当如何认定? 这种情况下,又分为被害人支付数额少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86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