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因为适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另一类是因指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产生的争议。仲裁也称公断,其基本 用人单位当然应当承担具有强制性的、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这是对用人单位直接违反劳动法关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保障性和禁止性的规定应承担的责任。通过法律制裁,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劳动关系而言的,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其他构成要件,劳动者事实上 。因此,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角度出发,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具备作为事实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如劳动者已成为用人单位成员,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41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人应支付被上诉人经济补偿金。判决:变更一审判决为:上诉人桂林某木业有限公司应支付被上诉人甄某某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1560.85元。 【争议】 根据本案 规定中已有的情形,其次是其他的法律、行政法规中有关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例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企的老职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844.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 仲裁委员会可以变更或者撤销下级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的问题。因此,劳动争议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在出现管辖权争议时,法律又明确规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92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要避免激化劳资矛盾,又要有利于企业今后的管理和发展。 四是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企业应当本着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要、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597.html -
了解详情
可适用新的《劳动合同法》关于签订次数的规定。 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 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20.html -
了解详情
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1.工伤案件的举证责任 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关于工伤事故 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三)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31.html -
了解详情
及相关材料,以方便劳动者求职。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 (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也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三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2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但是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不符合本决定关于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的规定的,应当依照本决定进行调整;本决定施行时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应当在本决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方可继续经营新的劳务派遣业务。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712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关于劳动合同方面的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未按约定发放提成(或奖金)、加班工资的认定、女职工三期工资发放等; 三是关于休息休假方面的纠纷。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4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