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 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 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 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一百三十五条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18.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 居住要求 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司法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是6个月。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355.html -
了解详情
人宣布。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还应当将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 2.监视居住的执行与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2款 有其解除、撤销和变更情形,其原因与取保候审相同,监视居住通常变更为逮捕。对监视居住解除、撤销和变更时,也要制作有关文书,向有关个人和单位宣布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02.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等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的,等等。对上述情形需要继续查证或审判的,可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公安机关解除或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99.html -
了解详情
缴纳保证金? 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传统的做法是,犯罪嫌疑人家属将保证金交到公安局 ,或者变更为监视居住、提请人民检察院予以逮捕。 决定没收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决定没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461.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72.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892.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503.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801.html -
了解详情
可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当在7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命令后, 月内作出是否重新审判的决定(至迟不得超过6个月)。 4、6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5、12个月。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