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法律(2)条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 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三条集体合同的管理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 ...
//www.110.com/fagui/law_170294.html-
了解详情
人事争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发生的劳动争议,依照劳动争议仲裁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三条仲裁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合理的原则。第四 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仲裁员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第二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为两人以上,并且 ...
//www.110.com/fagui/law_104485.html-
了解详情
,不能作为第三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 二、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能否裁决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职工各项工伤保险待遇问题。《试行办法》已对工伤保险各项 因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与工伤职工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但是,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在申报 ...
//www.110.com/fagui/law_100739.html-
了解详情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原劳动合同期满,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应按以下办法处理:1、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 未作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当事人由此发生争议的,可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71439.html-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期满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十九、二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其工作年限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六十日内通知市、区劳动就业机构。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 ...
//www.110.com/fagui/law_31818.html-
了解详情
的机构要切实维护女职工的权益,尽量使劳动争议能够在单位内部得到妥善解决。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涉及女职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只要符合受理条件的,要尽快 答复。杜绝对涉及女职工的劳动争议案件久拖不决或迟迟不予答复的现象,切实保证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能得到及时纠正。三、监测评估办法1.各省、自治区、 ...
//www.110.com/fagui/law_23389.html-
了解详情
企业劳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劳动力计划的编制、审核、监督检查及日常工作;劳动争议的处理等。(二)工资管理。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分配形式 用好固定工的方针、政策和实施方案。3.研究制定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办法,会同有关部门解决其工资、保险福利等问题,指导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和需要,实行多种 ...
//www.110.com/fagui/law_352746.html-
了解详情
市的人才流动争议案件,由自治区仲裁委员会管辖。第十一条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报共同上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第四章程序第十二条当事人向仲裁 等文书,由自治区仲裁委员会统一印制。r>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6月8日...
//www.110.com/fagui/law_346504.html-
了解详情
医疗(含生育)、养老、住房、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依照园区公积金管理办法执行。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其他地区,按照国家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执行,有条件 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承担责任或者义务。第八章劳动争议第四十条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尽量协商解决,也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
//www.110.com/fagui/law_330444.html-
了解详情
、法规,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案件。2007年和2010年劳动争议案件和群众举报案件结案率分别达到96 %和97%以上。5.禁止 和社会环境。3.努力开发适合女性特点的就业岗位。用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在已出台的再就业政策配套文件基础上,充分 ...
//www.110.com/fagui/law_290341.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