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律尊严和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就是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行为准则。有什么职业,就有什么职业道德,有多少种行业,就有多少 思想更加符合时代和国家司法改革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中,就应该做到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改进法警工作的创新思路。结合边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14.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本位主义”教育,是指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实施涉及法律、行政管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时,应教育学生:“义务”是人、行政机关、政府官员、 一个公民,自幼就接受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履行义务”的教育,从而从思想上把“履行义务”作为自己“具有强制力”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产生和加强“责任感”!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924.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法律的落实使人们大快人心,看到惩治带来的曙光,提高了反腐思想觉悟,打击了多种危害人民群众的企业法人,提高了农民工打工信心,使农民工在 〕 预防犯罪与职务犯罪要从执法司法改革开始抓 研究证明公开程序真正得提高了思想道德的源头管理,所以是标本兼治的良方,依法治国的标准。从行政违法处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77.html -
了解详情
先验的、固定的、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立场:不管是政治立场、社会立场、思想立场还是道德立场。在这样的社会中有一个不容挑战的集体目标和正确立场: ,法治社会是“无目标的”(purpose- independent),每个人的不同利益、信仰和道德立场都得到包容,不存在超个人的统一目标和政治设计。 在公共讨论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69.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作为行使审判职权的 ,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则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司法公正是自古以来人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9.html -
了解详情
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决心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为惠及全民的法治,更加明确了我国法治工作的发展 法治属于政法、治建设,属于政法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58.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就更加复杂化了。问题是它除政治问题外,对于群众来说主要是思想问题,是意识问题,主要不是依靠法律和国家机器来解决的。这可以说是与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我们简单的把人权的概念局限在“HUMANRIGHT”,那么,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存在人权思想这一问题便无从谈起。人权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首先是人 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无疑是一种朴素的主张平等的人权思想。道德统治另一个典型的表现则是“春秋决狱”。西汉大儒董仲舒等人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了法律的作用。正是受这种法律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三)“重义轻利”的法律文化 手段都难以较好地调控社会。因此,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也应配套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建设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9.html -
了解详情
鸟之两翼,同等重要。只有密切配合,相互结合,科学才能全面发展进步。”总结上述思想,十六大报告明确宣布:“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 的主观世界或精神世界的成果,表现为教育、科技、文化知识的发达,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政治文明在人类的全部文明中占有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