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充分揭示了自由权的极高价值。康德甚至说:“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26]他认为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 个基本原则,即权利能力平等原则、私法自治原则、个人财产权尊重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还有的认为有两个原则,即私权神圣和意思自治。笔者认为,综观民法的演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38.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遗弃、妨害自由、诬告侮辱诽谤、虐待、胁迫、妨害尊严(包括告讦)等等。在中国,还有遗弃或供养有阙、告言骂詈(干名犯义)、祝诅巫盅、诬告、居丧嫁娶 古今似乎也有某种程度的体现。在古代斯巴达(拉栖代孟),每一个父亲都可以教训别人的子女。古罗马时代,起初家长对子女有生杀之权。后被收回,帝政时代以后家长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8.html -
了解详情
抛开上万字的专论视而不见,却偏偏去引用别人转引的还是未发稿中的几十个字来论证自己假定的观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漠视学术规范之举——这必然导致曲解原意。学术性的 百姓‘黑色数字’的知情权”;茅于轼:“公安打死人有感”;陈璧生:“关于孙志刚之死的两篇低能文章”;艾晓明:“痛到何时是尽头? ”;锦秀文:“孙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是生存权,生存权即属于生命权;人权的核心是自由权,即包括对生命的自由支配权。在当今文明时代,人权不仅仅是生存权,更重要的还有自由权、尊严权、自决权。最基本的 评价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也不能僵化不变。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民众对安乐死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对到支持的历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853.html -
了解详情
,就难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若将其作为主观要件,则行为人收受贿赂却根本不打算为别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又被排除在刑法否定评价之外,使得司法机关在定性的问题 国际法恢复秩序。 还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思已经当然包含在收受他人财物中,因而单独再提为他人谋取利益就构成意思的重复。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8.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弥尔顿?弗里德曼所讲的花钱的第四种方式(第一种,为自己花自己的钱;第二种,为别人花自己的钱;第三种,为自己花 协定》第1条1.1 (a)(1)这一条款并没有表明在i.e. where以下的规定中出现的每一个government概念中必须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尤其是不能以referred to i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28.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重伤者提升法定刑,同时对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老年人亦不免死的原因。 4.手段残忍的判断基准:社会一般观念 如何判断手段是否特别残忍?既然手段 具体权衡和选择 云南省昭通市中院一审判决书中认定李昌奎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是一个基于社会一般观念的正确评价,而且正是根据这一点,一审法院认为虽李昌奎有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07.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重伤者提升法定刑,同时对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老年人亦不免死的原因。 4.手段残忍的判断基准:社会一般观念 如何判断手段是否特别残忍?既然手段 具体权衡和选择 云南省昭通市中院一审判决书中认定李昌奎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是一个基于社会一般观念的正确评价,而且正是根据这一点,一审法院认为虽李昌奎有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598.html -
了解详情
7年至15年有期徒刑外,若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最多只能判处7年有期徒刑。显然,当一个交通肇事案导致多条鲜活生命丧失时,七年徒刑远远不能满足普通百姓的报应刑要求 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导致被害人溺死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3.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彼此分开散居到世界各地,可是,如果监狱里还有最后 一个谋杀犯,也应该处死他以后,才执行他们解散的决定。应该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每一个人 都可以认识到自己言行有 的程度和轻重,以是否足以使罪犯觉得不值得犯罪,使 他知道悔悟,并且警戒别人不犯同样的罪行而定。(注: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中译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