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林教授仍然坚持认为:在各国具有主流地位的犯罪构成理论(包括我国的四要件论)中所包括的犯罪成立条件,都应该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犯罪成立的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等同于大陆法系构成要件的前提之下,同时将大陆法系有关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论述不加区分地加以照搬的结果,是在混同了大陆法系中的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03.html -
了解详情
至少同等的法益(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要么是因为被害人放弃了法益的保护(如被害人承诺)。偶然防卫与通常的正当防卫一样,只要没有超过必要 ]前注[6],Claus Roxin书,第719页。 [55]参见张明楷:《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以下。 [56]前注[34],[日]井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无价值,行为不法被肯定。{34} 行为无价值论者之所以主张将偶然防卫作为未遂论处理,{35}有两个根本理由:其一,行为无价值论认为,故意、过失是主观 或者至少同等的法益(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要么是因为被害人放弃了法益的保护(如被害人承诺)。偶然防卫与通常的正当防卫一样,只要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0.html -
了解详情
强烈价值非难的违法性判断呢?贝林无法作出进一步的回答。 (二)违法性认识根据论 麦耶(M. E. Mayer)是贝林学说最重要的继承者。麦耶最令人瞩目的理论 可以毫不困难地适用于刑法之中。{16}与此相对,纯粹从刑法中产生的正当化根据却是绝无仅有的,即便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也通常被其他法领域(如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当然是在犯罪构成之外的。又如,特拉伊宁在论及犯罪构成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关系时,认为在犯罪构成学说的范围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对 要件的形式性要素对于实质内容的制约机制依然发生作用。 在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论中,并不存在违法性要件,所谓违法性要件的功能基本上是由社会危害性这一概念承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25.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相当。手段应与不法侵害程度相当,防卫、避险、自助过当应承担法律责任。手段相当原则上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强力,除法有明文规定外。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救行为 64]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第400-410页。他分析的是自助行为的手段,就广义私力救济来说,论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手段相当性的著述较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4.html -
了解详情
碰到与安乐死相类似的问题时即无法解决。也即对于一些符合了刑罚法规的条文规定、也具有一定的所谓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要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 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1. {28}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191. {2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8.html -
了解详情
碰到与安乐死相类似的问题时即无法解决。也即对于一些符合了刑罚法规的条文规定、也具有一定的所谓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要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 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1. {28}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191. {2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4.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着分歧,人们常常易于将其与紧急避险手段选择上的不得已相混淆,这将同样损害到公民防卫权的完整性。我国刑法历来没有将不得已列为正当防卫的限制条件,而是主张只要面临 但是,如果其驱使的动物系为第三人合法所有时,则反击行为又当以紧急避险论定为宜了。 (四)反击力度的有限性 防卫不法侵害虽然属于正当之举,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99.html -
了解详情
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 ;而见义勇为并不一定会产生刑事责任。其次,从行为的对象看,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是为了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与危险;而见义勇为包括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和抢险救灾。从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