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事由,即这两种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利益的行为。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之间存在许多的异同点,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 1、 相同点: 1) 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72.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⑷同注⑵,第329页, ⑸黎宏: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界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6期。 ⑹同注⑷。 ⑺周光权 ,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页。 ⒂陈家林:防卫行为与第三者法益侵害,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⒃[德]汉斯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36.html -
了解详情
。[42]受害人逃跑等可能性,成为决定攻击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的根据,很容易使正当防卫成为一个极具随意性的主观概念,更是不可取。[43] 在四要件模式中 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9。 [43]参见黎宏: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页37-40。 [44]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3.html -
了解详情
(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页352、356以下。 [16] 参见刘明祥:论紧急避险的性质,《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页99以下。但是持这种见解的学者却又同时认为,对紧急避险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参见刘明祥: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相区别的几个特殊问题,《法学评论》1998年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54.html -
了解详情
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分歧》、《见义勇为者造成不法加害人受伤害的法律责任探讨简论我国和关于见义勇为和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兼及曹天案答雅典博友法家梁剑兵、新浪博友 伤害应适用的哪个条款?》 新浪博友释之与我有不同看法,他给我留言道: 你提出的在过当(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要综合引用有关条款来对某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28.html -
了解详情
最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中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正当防卫的概念 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 二、正当防卫的本质与特征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行为同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本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不法侵害须遵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衡量标准。 二、正当防卫的本质与特征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行为同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本质上不具有违法性。 特征: 第一, 目的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行为的目的在于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2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不法侵害须遵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衡量标准。 二、正当防卫的本质与特征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行为同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本质上不具有违法性。 特征: 第一, 目的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行为的目的在于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0.html -
了解详情
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42页;许强:《论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1 .刑法学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116。 {17}郭守权,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196。 {18}刘明祥.紧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1.html -
了解详情
(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4页。①参见金凯:《试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载《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姜振丰: 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6页。③参见郭守权等著:《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④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