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交付必须具备如下因素:(1)“受让人方面”取得了对物的占有,而让与人方面彻底地脱离了对物的任何关系;(2)出让人已经将占有取得的处分权 当事人发生法律效果(比如不动产权利证书的交付、提交登记申请书等)。 四、结论 1.民法上的两个最基本的权利物权与债权的效力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这一本质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9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追加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第三人。 (二)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经人民法院审理,撤销权之诉成立的,债务人所实施的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即 三人的过错大小确定。 六、关于合同转让中的第三人问题 《合同法解释》还就合同权利让与、合同义务承担及合同权利义务概括移转过程中发生纠纷时第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5.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背书的连续性通常是指票据上为转让票据权利而为的背书中,转让票据的背书人与受让票据的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具有不间断性(注:见我国《票据法》第31 ,即行使票据权利,以实现自己的债权。经质押背书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就该票据享有的是质押权,而非票据权利。 质押背书产生的最重要的效力就是质押权的设定,一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7.html -
了解详情
而发生的交易中同时包含两个法律行为-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而且,两者的效力相互独立-后者的效力不受前者的影响。[3]萨氏的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德国民法典的 不生效力,但受让人已占有动产者,于让与合意时,即生效力。此等规定,通说均认为“民法”就物权行为系仿照德国之立法例,采形式主义。[10] 值得注意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91.html -
了解详情
七章一般规定,第十八章抵押权,第十九章质权,第二十章留置权,第二十一章让与担保;第五编占有,仅第二十二章占有。 物权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的内容 机动车),因为诉讼时效期满而允许无权占有人拒绝返还,就势必与登记制度的效力发生冲突。而登记的公示效力、对抗效力、权利推定的效力,是不应该因时间的经过而消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8.html -
了解详情
有四种模式: (一)法国法上的纯粹债权意思主义 纯粹的债权意思主义,是指仅仅依靠债权意思表示就可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 。不然,物权合意因不符合形式要件而不生效力。因而,土地所有权让与合意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同时,土地所有权让与合意不得附条件和附期限,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9.html -
了解详情
转交付制度实际上赋予了转让人相当于所有权保留一样的“担保物权”。如果说,在物的担保中,于自己物上设定的担保(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较之于他人物上设定的 及土地登记规则中确立了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有保全债权请求权的效力、保全所有权顺位的效力和预警的效力。预告登记之后,发生中间处分,若中间处分行为为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9.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继承法第三一条)等均不称为合同……因此,大陆民法所谓合同,仅指债权合同,属于狭义概念。”[34]大陆《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婚姻、收养、监护等 ,该义务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义务人如不履行,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其履行或承担赔偿责任。切不可将作为法律行为附款的期限,与义务履行期限相混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行为而发生变动时,除了需要当事人之间有债权合意外,还需要登记(不动产)或交付(动产)的形式,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1]物权变动需要公示。广义的公 的话,后买人很容易通过登记否定交付的效力,从而否定真正权利人的权利,因此也间接否定了先买人与出卖人之间合同的履行效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达到。 恶意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88.html -
了解详情
为目的的物权合同。《德国民法典》第873条规定,为了让与土地所有权、为了对土地设定权利、以及为了让与此种权利或对此种权利再设定其他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 它又认为仅依债权行为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还必须有登记或交付等形式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如《奥地利民法典》在否认物权行为这一点上,与《法国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