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解散清算的监督。《公司法》第190条规定:清算组成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责任人员不主动承担的,股东可依法起诉。 4、退出 的分配方式,尚未规定救济方式。但《公司法》第153条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起诉。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在分配红利时,侵犯股东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2.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准。这样的规制似乎促进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但产业界却认为这损害了他们的商业利益。于是,政府通过自我规制的引入,通过加速医药委员会和医学安全性委员会的 的药品规制不够充足完备,无法满足这些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的需要。正如史克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威廉姆格雷勒姆在1908年,对1906年纯食品和药品法案发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24.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者、社区等利害相关人的利益。为了防止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裁量权,利用该条款损害股东利益、追求自己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对此严格审查 责任的可诉机制。一方面,对公司、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甚至是股东违反公司社会责任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责任形式进行探索,实现公司社会责任诉讼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505.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证券市场基本功能的全面丧失。 3、操纵证券交易市场,直接损害投资大众,尤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操纵者利用资金、持股和信息优势,联合或连续交易某证券 规定的人员:(1)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3)发行股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4.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6条的规定,内幕人员包括: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秘书、打字员,以及其他可以通过履行职务接触或者获得 从此永远失去了银行工作资格。 2、我国法律对内幕交易人的处罚方式 内幕交易行为不仅损害上市公司和一般投资人的财产利益,同时也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场合,先行获得重大非公开信息的主体完全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趋利避害,从而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事实上这种情况也屡屡发生。在这种意义上,选择性披露与泄密( 知道该信息为重大信息,或者不知道其为非公开信息。所谓迅速是指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得知或应当得知选择性披露的发生之后,在24小时内或者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34.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司的股东。(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原告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裁定不予受理。 2.被告:被告的范围主要是:(1)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第三人。这里第三人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37.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6条的规定,内幕人员包括: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秘书、打字员,以及其他可以通过履行职务接触或者获得 从此永远失去了银行工作资格。 2、我国法律对内幕交易人的处罚方式 内幕交易行为不仅损害上市公司和一般投资人的财产利益,同时也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39.html -
了解详情
为依据。因此法院依据部门规章判定无效显然是不适当的。[11] 2. 不应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定无效有学者认为,由于缺乏与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相呼应,融资自发,信息 为新《公司法》)第149条第3项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57.html -
了解详情
的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目的是为防止董事、经理等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公司利益,各国公司法都规定了董事经理的竞业禁止义务,尤其是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 只选择那些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就可以达到保护企业核心秘密和经营利益的目的。 根据2007年6月29日人大常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