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第二条 数应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数量相符。(二)上诉人递交上诉状的时间在法定上诉期限以内;虽然超过法定上诉期限,但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4.html -
了解详情
对民事撤诉制度若干问题的探析 来源: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包大进 发布时间:2010-6-2 关于撤诉,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作了肯定。而《民诉法》第一百四十条对撤诉的裁定作了不准许上诉的规定,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民事撤诉制度存在问题 由于在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071.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经过这一特殊诉讼阶段。 第二,再审程序是由特定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案件再审的,有人民法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理由申请再审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和发动再审程序。从时间上说,上诉程序规定上诉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作出后分别在十五天和十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1.html -
了解详情
从认识论的理论层面和法律约束的制度层面两方面来看,由于诉讼中对证据的认知受特定时间、空间和探知手段的限制,可能出现法院查明的情况与案件事实不一致的情形; ,为上诉不加重原则的确立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提及上诉不加重原则,但作为一项操作中实际运用的原则所必须的法律支持已经完全具备了。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还很有可能影响供述的真实性,典型的如超期羁押期间以及违反法律规定讯问时间取得的供述。因此,对这些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另外,从未成年人身心不 就是剥夺了法律赋予被告人有权就审前供述合法性审查的权利。就此而言,如果被告人上诉请求要求二审法院就审前供述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二审法院应当对此一审法院的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作如下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的立案工作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第二条 数应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数量相符。(二)上诉人递交上诉状的时间在法定上诉期限以内;虽然超过法定上诉期限,但提交了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具有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35.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时应当讯问被告人;拟定庭审提纲,确定需要开庭审理的内容;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通知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五日 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适当简化一些开庭程序,例如,规定了开庭审理时,对共同犯罪中没有提出上诉的原审被告人、没有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和辩护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52.html -
了解详情
取保候审的总时限,还是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在各自的诉讼环节上使用的最长时间?立法显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目前并没有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拒绝取保候审决定进行上诉的规定,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上诉机制,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取保候审的决定进行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7.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申请再审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和发动再审程序。从时间上说,上诉程序规定上诉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作出后分别在十五天和十天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3. 当事人申请再审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论的理论层面和法律约束的制度层面两方面来看,由于诉讼中对证据的认知受特定时间、空间和探知手段的限制,可能出现法院查明的情况与案件事实不一致的情形 ,为“上诉不加重”原则的确立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提及“上诉不加重”原则,但作为一项操作中实际运用的原则所必须的法律支持已经完全具备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