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民事法律,其行为虽只造成一个损害后果,但是却引发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法本质是民事侵权之诉,它是因为犯罪行为而引发的民事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年第1 版,第29-30 页。 [7]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231 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8.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及时正确处理案件等,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又责令其赔偿因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失 程度的不同而已。如果精神损害可以量化的话,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一般也应大于民事侵权行为。程度低的仅仅构成违法的精神损害可以赔偿,程度高已经构成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20.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人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设计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即在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是“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大陆法系是“高度盖然性”原则,我国是“证据确实、充分”,而民事诉讼中则相对要求低得多,英美法系是“优势证据”原则,大陆法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6.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虽然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的精神损害,但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通过适用刑法惩罚犯罪,对于被害人而言已经具有了精神抚慰作用。换句话说, 很经济,但是在审理的程序上是按照通常的民事诉讼程序还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以及诉讼过程中在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等问题的确定上都存在诸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人司法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设计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即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 其它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111条“人民法院对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6.html -
了解详情
之诉具有各自独立的特性。理论上,有种观点认为:刑事责任的构成是确定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因而,当刑事被诉主体不构成犯罪,即使其行为侵犯了民事权益, 制,而民事程序法则只能退居次要地位。否则,便会产生适用程序上的冲突,进而影响刑事之诉的审判。如果说这一代价在诉的一并审判过程中还具有一定意义,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9.html -
了解详情
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的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 诉讼审判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现行刑诉法及最高法院《解释》中对如何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做法中却不尽一致,无论在程序设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人救济途径,我国刑事诉讼法设计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即在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 是“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大陆法系是“高度盖然性”原则,我国是“证据确实、充分”,而民事诉讼中则相对要求低得多,英美法系是“优势证据”原则,大陆法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1.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在管理上有过错的学校等单位也可承担赔偿责任。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刑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附带民事 考虑其监护人的赔偿能力,但不能任意减免,更不能判令不予赔偿。被告人的民事赔偿情况可作为量刑酌定情节。2.赔偿标准国家有规定的,应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所无法比拟的,故从法律固有的公平精神及人们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从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的精神赔偿似乎又应予以支持。正是由于法律与观念的冲突,造成了 忽略不计的过错,则被告人仍应承担精神赔偿。这也是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应该体现的民事责任分担的一种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具体表现。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