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诸判决形式中,法院只能选择撤销判决或确认违法判决。适用前者,法官作出撤销行政处罚决定的判决既确认原行政处罚行为违法,这岂不“因小失大”,只因 绝不能因我国《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纳入行政诉讼,而否认显失公正即行政不当不属于行政瑕疵行为。行政诉讼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为价值目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9.html -
了解详情
、不严肃。……” [34]但在法院的最后判决中,并未指出对该“混乱、不严肃”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应予以撤销,其判决内容直接针对的是(1996)第1号行政处罚 书局,1997年,页57. 日本学者盐野宏认为,比例原则属于特别适用于公权力、进而适用于进行一般行政活动的一般原理,其“是从行政法的一个领域即警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0.html -
了解详情
者认为,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是罚款这一行政处罚行为必备的形式要件,该要件的欠缺属于明显的瑕疵,行政处罚当事人可以轻易作出判断并选择不服从。该条款虽未 学理上对“成立”一词的理解来看,这一行政处罚无疑是成立的。问题在于它是否因成立而具有了公定力,换言之,它是否一种因重大、明显违法而无效的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html -
了解详情
被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后,在实际执行中被执行人提出异议的,法院应该如何处理?有些法院在程序上作出终结执行的裁定,并建议行政机关另行处理的做法是否合适? 强制执行,就受到法院准予或不准予执行裁定书的约束,作为申请人的行政机关就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申请,除非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撤回部分请求或减免执行内容的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1.html -
了解详情
六)说明理由原则 行政决定是否需要说明理由,是法治与独裁的界限,是良好行政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执行。当然,该决议只能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限范围内作出。如果属于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职权范围,应当依法定程序,由相应的有权机关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872.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不清,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再次,是审查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程序是否合法,有没有依照法律 可以依法另行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等行政处理决定。当事人对相关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即时代履行的规定属于普遍授予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对于诉讼类型的规定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变更之诉仅仅适用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履行之诉仅仅限于要求履行法定职责、确认之诉仅仅限于确认行政行为合法性 即予受理,至于这种影响是否实际存在,原告是否罹受该种影响,则均在所不问。 被告资格应当采取完全形式意义上的界定,即只要属于行政争议的另一方均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8.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从而构成程序违法{13}。但是,很显然,此处的程序违法属于行政作为程序的违法,而非行政立法不作为。另外,将法律向有关机关备案是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法》第64条第2款规定: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26.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员,原则上对上级指令有服从的义务;他们对上级违法的指令是否可以拒绝执行,也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13] 行政执法活动具有多样性,公民的藐视也呈现出不同的情形。首先 问题仍然是一致的。况且,在英美法上付诸刑事审判的许多情形,在中国是以行政处罚方式来解决。所以,英美法上的问题与大陆法上的问题仍有相通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7.html -
了解详情
经调查核实如投诉请求成立的,则将投诉请求及调查核实的材料作为行政处罚立案的依据,随即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2.第二次处理行为。即针对信访人因不服其他机关已经作出 这类行政案件的可诉性,关键在于把握它所涉及的权益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法所保护的范围。 (三)信访与复议的竞合 信访人不是法律专家,所以,他可能会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