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 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81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手段从列举式改为概括式,表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有学者认为,该条之罪名应当相应地修改为逃避 。 首先,逃避缴纳税款罪本身表述有欠准确。英文中tax avoidance为避税,即规避纳税,指纳税人利用一切合法手段,如钻税法的空子,尽量减少应税款额,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50.html -
了解详情
对纳税人的经济生活造成过多的干预,不得侵害其经营自由权,税收的要件事实多发生于纳税义务人所得支配之范围。因此,对于处于纳税人管领范围之内的课税资料[8],税务 对策,如完善税收制度、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和合理的机构设置、实施规范的纳税申报、进行充分的税收宣传以及严厉的税收惩罚等。这些措施对事前预防税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态度对待之,并且要尽一切适当与合理的努力帮助纳税人明白和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如果纳税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礼貌和尊重的对待,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向税务局 纪录和提供正确的资料给税务局。即使纳税人委托他人,例如税务代理人代理从事纳税申报或者其他纳税人文件事务,纳税人仍然要对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5.html -
了解详情
税收债务发生时期进行调整。但具体操作中,往往是采用扣减课税基础发生变化时所属纳税期间税收债务的方法进行调整。例如,纳税人在货物购销活动中,因货物质量、规格等 法律行为的效力,并因此而足以溯及影响税收之债时,如果依法应当会同办理撤销纳税申报而契约相对人拒不配合时,则该方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会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829.html -
了解详情
负担的扭曲。相关市场主体甚至可能滥用隐私权以隐匿所得或是交易的真实性以逃避其纳税义务。[3]不仅如此,由于隐私权的过度保护而使得税务机关无法从相关金融机构获得 ,收集所必要的课税资料。 基于上述考量,在税收征收程序中,应当确立以纳税申报为核心的征管模式,由纳税人依照税法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自己计算应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31.html -
了解详情
中“不申报”行为性质的界定《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 相对人是否具备起诉资格的问题并未明确,《税收征管法》也仅提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等税务直接行政相对人的原告起诉资格。原告资格问题是关系税收行政司法保障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态度对待之,并且要尽一切适当与合理的努力帮助纳税人明白和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如果纳税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礼貌和尊重的对待,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向税务局 纪录和提供正确的资料给税务局。即使纳税人委托他人,例如税务代理人代理从事纳税申报或者其他纳税人文件事务,纳税人仍然要对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5.html -
了解详情
转让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得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7、个人股权转让合同签订生效后,即使转让方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应当申报纳税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第二十条具有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726.html -
了解详情
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3、犯罪标准不同。 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构成。2、主观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8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