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外祖父母。因此,即使在无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定继承的条款,亦没有规定第一、二顺序继承人的配偶享有继承权 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约定不能损害配偶的相互继承权利;约定不能违背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等约定的形式。应以书面形式为原则,最好能由公证机关公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的提交离婚证及复印件,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的,需要提交经公证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法院判决离婚的提交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及复印件,判决书中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336.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基于赠与合同取得的财产。但并非所有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都是共同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即属于一方个人所有。 5、其他应当归共同 制度,即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产分割权,显然更加公平、合理,也有利于鼓励他们团结家庭,履行自己义务,扶养老人,促进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建议我国《继承法》、《婚姻法》做如下修改:一 合同的财产,均为夫妻共同财产,例外是除非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表明归夫妻一方所有并经对方同意且经过公证。如此法律赋予夫妻双方更多的拥有共同财产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01.html -
了解详情
(1):67-73. [2]陈峰.论法定居住权制度在中国的确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1(2):42-45 . [3]葛琼.我国公证制度与居住权制度的确立、衔接[J]. 中国司法, 2011(2):61-63 . [4]李佳楠.确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以房养老角度分析[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7460.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解决纠纷。对于约定的方式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进一步规定对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应该采用公证形式是最好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 一方的婚前财产;⑵、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金等费用;⑶、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⑷、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15.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的内容,即一方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另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 暴力,使受害人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树立新的社会道德风尚,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自觉遵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1.html -
了解详情
人”,请求法庭判给其按遗嘱应得的6万元。此案经泸州市纳溪区法院两次开庭审理后,于2001年11日开庭宣判,泸州市纳溪区法院经审理认定公证无效,并直接引用《 足坛黑幕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挑战着我国的法律空白区。另据报载,广西一老人因妻子拒绝与其同居而诉诸法院索要“同居权”;某地一女孩因父母无力支付其上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件》之九:自愿赡养老人继承遗产案---高某祥诉高甲、高乙、高丙继承纠纷案。 C.国人预期 《继承法意见》第9-14、28条 5.增加打印、录音录像为遗嘱形式,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 《民法典》1135条、1136条,2个以上见证人,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899.html -
了解详情
得不到结果,那权利无疑成了空头支票。就继承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而言,根据抚养'抚养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但是,一旦继承人无法履行该义务是否必然导继承行为无法完成?这种权利义务是不是有点不对等呢?此外,目前我国已有继承权保护的时效限制。根据抚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