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相当。手段应与不法侵害程度相当,防卫、避险、自助过当应承担法律责任。手段相当原则上要求尽可能不使用强力,除法有明文规定外。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救行为 ]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第400-410页。他分析的是“自助行为的手段”,就广义私力救济来说,论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手段相当性的著述较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7.html -
了解详情
( 阻却请求权行使的规范) 。(注:参见: 莱奥罗森贝克. 证明责任论[M]. 庄敬华,译.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6.) 这种基本规范 能力。而对于抗辩事由,则一般指违法阻却事由( 具体包括受害人允许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 及加害人的责任能力[3]。其中违法阻却事由针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11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行为在行为时无期待可能性,所以不负责刑事责任。[26]虽然如论者所言,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上级命令等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场合,行为人没有选择适法行为的可能, 责任不能被融入刑罚之中而丧失其独立地位,刑事责任也不能被置于犯罪论中而与犯罪概念相混淆,刑事责任有其独立的地位、价值和功能,刑事责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0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能够阻却违法性的情况,只不过有多有少。如有的国家或地区的刑法典只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阻却违法性的情况,有的国家或地区的刑法典除正当防卫和 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变得模糊不清,层次不明。举例来说,强调社会责任论,将保护社会作为一种义务,实际上就会与违法性所包含的对法秩序的破坏混合在一起;强调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8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该规定与《民法通则》对正当防卫的规定一样,也属于适用于环境侵权行为的 年版. [5]曹明德著:《环境侵权法》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6]蔡守秋著:《调整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7]汪劲著:《环境法律的理念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49.html -
了解详情
无效身亡。这个案例说明,张某是精神病患者姜某应采取紧急避险,但是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正当防卫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 专题研究 姜 伟:犯罪形态通论、正当防卫 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新刑法教程 张明楷:犯罪论原理 高西江:刑法的修订与适用 曾奥兴:新刑法通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7.html -
了解详情
大类:一类是正当化事由(justification),指行为虽违法但是值得鼓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体育竞技等;另一类是可宽恕事由(excuse),指 的混乱性。耦合式犯罪构成论要求对各要件的判断 齐头并进,但是这并不符合定罪的司法逻辑。事实上,定罪的思维逻辑与犯罪的发展逻辑正好相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2.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侵害的其他人实行了所谓正当防卫,使之遭受损害,应当根据以下三种情况处理:(1)防卫第三者而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的,应以紧急避险论,不负刑事责任;( 。反击力度的有限性,既是防卫行为正当性的重要条件,也成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分界线。而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应如何把握,刑法理论界意见不一,有相适应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13.html -
了解详情
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行为人才可能产生紧张的应激的情绪状态。 在刑法上,应激主要表现在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紧急避险(避险过当) 年版第353页以下; [19] 同上; [20] 同上; [21] 龙勃罗梭《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以下; [22] 菲利《犯罪社会学》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9.html -
了解详情
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的行为。銆 自助行为的性质属于私力救济,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性质是相同的。 当侵害行为终了以后,由于缺少必要的时间条件已经不 发生转化而具有了违法性。 由于不同立法例的差异,关于自助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在解释论上有不同的诠释。《韩国刑法典》第23条明文确认了自助行为的适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