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提出反诉,检察机关是否被置于程序被告的位置?(由于他没有实体权利,又怎么处于被告位置?)如果被告败诉,检察机关又怎样承担责任? (二)诉权应该存在 附带民事诉讼实体的解决应当根据民事实体法,在诉讼中则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鉴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为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关于诉和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8.html -
了解详情
一语中的。在刑事诉讼法已经明确规定对被告人实行“无罪推定”原则的今天,当一名旁听的观众看到、听到法官声厉色荏的在训斥被告人的时候,还怎么能够使 进行选择,包括在法官可以接受的各种角色中进行选择。”[28] 在1997年刑事诉讼法建立的基本框架下,进一步追求具体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庭审方式改革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2.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所体现的是人类认识上的科学与进步。时至今日,证据裁判原则已经成为规范各种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依据证据对纠纷事实问题进行裁判也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法律 问题是指要证事实。因此,证据裁判原则更准确的表述应当是:对于要证事实,没有证据就等于没有该项事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77.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不确定的,这怎么能对申诉权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呢?三、建立刑事申诉强制答复权制度的构想尽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申诉权,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公民(包括当事人 的刑事被告人的基本权利,如果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那么,他就可能被错误地长期关押,乃至可能被错误地判处死刑,夺走生命。“权利被同时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html -
了解详情
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并成为宪法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性。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作了专门规定,使我国检察制度走上了正轨;1955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基本建立;1956年铁路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建立;从1957年到196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64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程序只不过是形式,结果早在二审裁定时就已经预测和确定好的。无论被告人怎么行使辩护权,都无济于事。但对这一再审结果,追本溯源,并不是检察院或被害人不服 。 (三)实践层面的争议对上诉案件发回重审后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第191条规定,第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2.html -
了解详情
在社会急剧转型和变迁的当代中国,对那些不满足于提供立法对策和法条解释的刑事诉讼法学者而言,发生在 12 年前的这两个事件以及 1996 刑诉法的实践效果却可能 改革建议,几乎是清一色的教科书编写法,面目雷同,概论加法条诠释和比较,基本不发掘回应学术问题。[4]这就是耗费了法学者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中的刑种、刑期、数量,执行的程序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第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惩罚是改造的前提,改造是惩罚的目的, 著《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昌《论刑法的基本原则》,载《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四期; 6、张文《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2.html -
了解详情
作最终的事实判断,以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0] 学术界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和国外通行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或者内心确信)之间 澄清疑案与留有余地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重大区别,必将促使法官坚持证据裁判原则,遵循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高标准认定犯罪事实(包括适用死刑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这些规定主要是侧重于对证人的事后保护,对于严格的事前预防性保护措施,对证人怎么保护、保护的期限、保护的程度如何,公、检、法机关在保护证人上各自的 )完善刑事诉讼中对证人证言这一证据规定。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法证据部分或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直接言词原则,对书面的证人证言的不予采信或进行严格限制。迫使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