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用,也即主张法治,“不务德而务法”(25)。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在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的看法上,一般说可归纳为三派:第一派认为法律是达到一定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这种划分并不是很科学的。他当然也是从唯心的、超阶级的观点出发看待法律与道德的。所以根本不能科学地说明两者之间界限。同时,即使仅就法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调整范围不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非常明显: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道德则通过人的内心信念、信仰及社会舆论来实现;法律具有确定 其指导思想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礼和刑罚之间的关系是“本”和“用”的关系。明朝在德法的关系上采用“刑乱国用重典”的指导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0.html -
了解详情
休谟认为,“最初占有权往往因为时间长久而成为暧昧不明,而且关于财产权所可能发生的许多争执,也就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占有或时效(prescription) 斯密思想中有关德性正义以及道德情操等问题的丰富论述。[114] 正义的关键不是诸如现代法学中所争论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是古典政治哲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7.html -
了解详情
强于政府之任何法规;政府公布之规则,如根本不试图达成真实正义者,并不构成法律,符合此等规则之行为仍属不正。”[12]这里提出,政府法规之上还必须遵循 的法律说到底不过是对这种社会群体长期反复博弈中产生的规范之承认和演化。”[28]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社会学的视角更为多元,眼界也更为开阔。狄骥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6.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提炼。然而,它暂时足以定义关于法律效力的主要论争,这些争论基本上是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强硬的法律实证主义否认而温和的法律实证主义承认,有可能存在着从 合法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它能为其主体行为的理由做出指示,以至于如果没有权威的命令的媒介,与他们试图直接按照自己的理由去行为相比,遵守该指示,主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html -
了解详情
可堪称是使私法返回其“母体”。一、法律行为制度应具备伦理上的正义性(一)探求法律制度的伦理基础法律与道德或伦理的关系,历来是法学界亘古常新的讨论 :《刑法原理》,台湾,1981年,第7页。[34]庄世同:“论ErnestWeinrib的私法形式主义”,载《黄宗乐接受六秩祝贺-基础法学篇》,学林文化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家或立法者必须从这门科学中推演出全部实在立法的不可改变的原则。” 而区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分析法学的显著特点。奥斯丁说,“法理学科学,或简单和 种不同的犯罪形式。从刑事古典形式学派到刑事社会学派是一种进步,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犯罪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侵权行为法和合同法同样如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论战中,许多法学家纷纷加入其中,或支持哈特或支持富勒,从而使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清晰地凸显了出来。但是,在这种这场论战中,无论是支持哈特的 产生的特殊力量刚好就是由于它不承认规定具有意图。 ”换句话说,这种理论尽管主张是对经验的描述,但是,这种描述本身已经不自觉地表达了一种理想或者应当。而“我们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html -
了解详情
想存活的话,不向实定法妥协又如何呢?没落贵族家的小姐屈嫁了土财主家的儿子,这绝对不是一个悲剧故事。 因此,富勒所代表 ,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8,ch. 1. [37] 哈特认为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1、历史和因果问题;2、分析或者定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8.html -
了解详情
相互理解为取向协调相互行动。 接着,通过对那些在言语行为中或明或暗地出现的有效性主张进行区分,哈贝马斯分析了交往行为中理性论证(argumentation)条件。 尔(peter bal)在他的有关人权与刑事程序的文章中,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视为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在法律过程中的应用。正如我上面所提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