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也不再组织质证,因而逾期提交的证据被排除在诉讼之外,无法发挥证明作用。不仅如此,举证期限还影响到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这些行为都需要在 内实施启动程序的行为,当事人就要承担由此产生的诉讼上的后果,[8]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财产保全、提出上诉、申请再审、申请强制执行这些制度的程序设计均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提起,周期比较长,程序也相对复杂,上诉后申请再审更可能会造成当事人诉累,也势必会消耗相对人更多的人力、物力,相对而言,复议制度就方便快捷得多且 ,在日本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有抗告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上级法院要求撤销或变更对自己不利的诉讼程序上的裁定或命令。[3]虽说民事诉讼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9.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在三审终审中,也有允许当事人飞跃上诉的立法例。当事人放弃上诉权直接行使申请再审权所获取的利益是减轻了诉讼费用和诉讼时间的负担,它所付出去的程序代价 ,在当事人感知有上定下审或者请示汇报的做法后,而仍然要求当事人先行上诉获得维持原判的结果后再申请再审,无疑是程序浪费,徒增程序成本。 七、对最高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两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 和自主行使是其作为程序主体地位的要求。申请再审是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途径,是否放弃自己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1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体制与诉讼观念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应以高度盖然性为民事诉讼证明程度的要求。所谓盖然性,即是一种可能性,是指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质, ,应当解释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以新证据申请再审的,其新证据只能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无论一审、二审还是再审程序,在主张有新证据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179条第1项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进行再审的案件,当事人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 再审的案件,免交案件受理费。(2)经再审程序,对一审或二审判决作了变更的,再审法院应当重新确定原诉讼费用的负担。 2 立法缺陷与完善 客观地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重实体、轻程序倾向,不涉及回避、审限等重大程序问题,对程序合法性的要求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对案件的程序经过叙述不全。 可以肯定地说,现行再审 成为必然。 从审判实践来看,采用申诉人被申诉人、申请再审人被申请人的称谓列明再审当事人并用括号注明再审当事人在以往历次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更能清晰体现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98.html -
了解详情
力度大、水平高,有利于及时纠正错案,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也能满足当事人的诉讼心理要求。一般来说,申请再审人都对原审法院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心理 乙又以该1米宅基地应归自己使用为由申请再审。这种情况,无论原判决是否有错误,均无法再变更此部分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再审没有实际意义。又如甲、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申请再审,这种规定无疑是基于减轻上级法院工作压力和诉讼成本的考虑,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再审往往在原审法院和上一级法院来回跑, 的;(3)主要证据取证违法或未经庭审质证的;(4)作为原判决、裁定依据的判决和裁定己被撤销或变更的;(5)本案裁判与另一生效裁判相抵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6.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有利,因此出现当事人之间争夺管辖权的诉讼频发,这也间接导致了因管辖异议引发当事人对案件申请再审的情况日渐突出,对司法程序公正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2007年 及再审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