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程序解决。 6.劳动者因工负伤后,用人单位、劳动者均未及时申报工伤,导致工伤无法认定,劳动者提起普通民事诉讼,主张由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 的用人单位,但征得本单位全体职工同意的,可暂时延期支付工资,但延期时间应符合我省对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限制。 3.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145.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经医嘱诊断需拆除内固定而发生的后续治疗费用,除医嘱时间内该工伤职工被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情形外,劳动者如离职并领取一次性工伤待遇后再主张该后续治疗费用的 ,如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以认定有效。17.在竞业限制纠纷中,原用人单位如要求裁决新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73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特别约定排除或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通知用人单位而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鉴定结论有异议又不申请复查而请求工伤赔偿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确有不妥,可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215.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除情况紧急必须立即修复缺陷或损坏外,承包人应提前24小时通知发包人进场修复的时间。承包人进入工程现场前应获得发包人同意,且不应影响发包人正常的生产 的意见,依据相关法律、规范、标准、案例经验及商业惯例等,自收到争议评审申请报告后14天内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专用合同条款中对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001.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或受理后驳回起诉)。不论双方协商或依法主张权利,劳动者均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如申请工伤因故超出了一年的期限,则劳动者可考虑通过人身损害赔偿的途径 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也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法律之所以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就是为了保证用人单位能有合理时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611.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或通知的时间的相关证据材料;⑸ 当事人以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者应提交劳动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已接受其申请材料 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特别约定排除或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但由于劳动者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725.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或受理后驳回起诉)。不论双方协商或依法主张权利,劳动者均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如申请工伤因故超出了一年的期限,则劳动者可考虑通过人身损害赔偿的途径 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也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法律之所以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就是为了保证用人单位能有合理时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399.html -
了解详情
参照上述关于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的规定。劳动保障部门在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时,应当以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为标准。[4] 这说明最高人民法院 主体的拘束。法院何以拿着本非拘束行政主体的原则来限制行政主体呢?其依据何在?关于什么样的民法规范是一般法律原则,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就有关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91.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的期限予以限制,以尽早解决纠纷。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案件,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如劳动者提出请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的,从治疗终结之日 ,是指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的时间阶段。非因法定事由,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期间内不提起仲裁,通过劳动仲裁程序主张其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96.html -
了解详情
还需要结合其他事实及证据才能确定待证事实。 (三)鉴定不得使用专属于审判认定的方法。 1、鉴定不得使用调解方法。鉴定只能根据现有鉴材作出鉴定结论,鉴定 的,为了解决矛盾、平衡双方利益,提出鉴定申请的时间也可不受举证期限的限制。 2 、正确把握决定鉴定的时机。启动鉴定的时间,应当是案件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