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 【写作年份】2003年 【正文】 为了解决逮捕和其他强制措施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1998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部、委、办 65条的规定,因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而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这种对象本身就不具备证据条件,即使他们原来所涉犯罪严重,甚至是杀人、强奸、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0.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的作用,虽然在实践中也有采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做法,但往往是在证据不充分或条件已不允许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采用。 (三)刑事 法律出版社 ,2001. [4]人民检察,2003.5. [5]雷燕.取保候审法律制度的完善[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1. [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9.html -
了解详情
超期羁押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1)法律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规定过于笼统,界限不明确,操作起来弹性太大,不易掌握。(2 应承担的相应刑罚,约束保证人严格履行保证责任。(6)将监视居住准确定位,确定与取保候审不同层次的适用条件,并增加保证人与保证金这两种实现方式,使监视居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合法; (六)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及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七)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4、为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 有人认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 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办法。”《刑诉法》第60条第2款 3、对于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而案件又需要继续侦查,并且又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94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办案机关仅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被拘留、被逮捕或者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事实,却不告知羁押或者执行的地点,律师如何去会见?所以,笔者认为,相关的解释 条件,毫不迟延地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基于此,笔者认为,只要律师符合会见的条件(持三证),看守所均应在法定时间内安排会见;只要在正常的上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35.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的制度。我国原刑事诉讼法要求采取逮捕措施必须满足逮捕必要的条件,但没有规定对逮捕后的继续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实践中,大量犯罪嫌疑人以有逮捕必要为由予以 情况来看,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职务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造成检察机关实际上可以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会比较少。同时,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628.html -
了解详情
居住措施的情形;第二,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也可以监视居住;第三,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规定通知家属、律师会见等救济措施;第五,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可以说,由于这一制度的规定细化了执行内容,具备了可操作性,就可以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2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在设置强制性措施时缺乏通盘考虑,使得强制性措施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完全一致,其强制力度大小也相差无几,实际运用时由于 立法不足和司法困惑,应该借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之机,尽快完善对强制性措施适用的司法控制,兼顾前瞻性与可行性,不断使其制度设计合理化、体系化、科学化。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0.html -
了解详情
曾有企业裁员,很快这种情况又再现。据国家权威统计,2009年度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下降8.9%,珠三角地区较2008年减少22.5%。2010年全国 明确公检法三机关在羁押期限上的责任分配。[18] (6)完善并发挥监视居住的作用。监视居住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尚不够逮捕条件,采用取保候审又无保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0.html -
了解详情
,监视居住还具有取保候审和逮捕所不具备的特殊诉讼功效。较之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严厉性更能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潜逃、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 证据。实践中通过审查发现,有的案件根本就不具备提起诉讼的条件,或者证据已经灭失,这些本来在受案前的初步审查中就可以看出,因为缺乏受理案件与否的缓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