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诈骗罪1人;再次犯罪也多为财产型犯罪,其中抢劫罪2人,盗窃罪1人,赌博罪1人。 2、在犯罪主体方面,一是文化程度低,其中初中文化4人,小学文化、 ,致其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如鞠远利在缓刑考验期间长期漏管,在外地再次贩卖海洛因9克,结果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2、部分缓刑犯法制观念淡薄。作为缓刑犯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52.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和缓刑撤销后对犯罪分子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执行原判刑罚。这一规定是为了解决实践中对那些大法不犯、小法不断的缓刑犯收监执行原判刑罚的法律依据,促使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遵纪守法、有效地接受改造。...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87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负疚感,不能珍惜对他们不予关押的宽大处理,在缓刑考验期内,违法违规,再犯新罪。从而严重损害了缓刑制度的信誉和功效。 2、对缓刑不是一个 与同监人犯的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体现了罪犯的悔罪态度。⑦检举立功。罪犯在羁押期间,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属实,或为司法机关依法侦破其他刑事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1.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负疚感,不能珍惜对他们不予关押的宽大处理,在缓刑考验期内,违法违规,再犯新罪。从而严重损害了缓刑制度的信誉和功效。 2、对缓刑不是一个 与同监人犯的违法违规行为作斗争,体现了罪犯的悔罪态度。⑦检举立功。罪犯在羁押期间,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属实,或为司法机关依法侦破其他刑事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4.html -
了解详情
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三)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 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注意:这里要求是故意犯罪而非一般的犯新罪,也就是说虽然在2年期间又犯了新罪,但属于过失犯罪的,仍不能立即执行死刑。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947.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的先减后并方法进行并罚。(4)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依据刑法七十七条和第六十九条 这一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1981年7月27日《关于管制犯在管制期间又犯新罪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应如何执行的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应在对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9.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的“先减后并”方法进行并罚。(4)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依据刑法七十七条和第六十九 一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1981年7月27日《关于管制犯在管制期间又犯新罪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应如何执行的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应在对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9.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严重的,执行机关应当建议法院撤销缓刑、假释,执行原判决或者未执行完毕的刑罚;罪犯在监督考察期间又犯新罪的,执行机关应当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 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复政治权利,并解除社区矫正。第二十条 被判处缓刑的罪犯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执行机关应当公开予以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161.html -
了解详情
应考虑以前所实施犯罪的数量、社会危害性的性质和程度,考虑致使以前的刑罚不足以对罪犯进行改造的情节,以及考虑所犯新罪社会危害性的性质和程度。2、对任何累犯所处的刑期 免除刑罚的人,被认为没有前科。3、在下列情况下前科消灭:(1)被判缓刑的人,考验期届满;(2)被判处比剥夺自由更轻刑种的人,服刑期满后过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6.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察期满,则罪存刑灭。二是如果缓刑罪犯在缓刑考察期内又犯新罪或发现漏罪,或严重违反监督考察规定, 能据此否认缓刑监督考察期限的缩减的合理性。1985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缓刑考察期间内表现较好的罪犯可否缩短其考察期限的批复》和1988年1月5日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