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立案程序向来与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一样,被认为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必经的启动程序。对于一个公诉案件而言,只有在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立案决定 也应当停止侦查,并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侦查自愿的浪费,确保犯罪嫌疑人不受无谓的追诉。参见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约和监督,但由于人民检察院是一个整体,自侦案件的立案侦查、决定逮捕和提起公诉或不起诉最终均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因而 反腐败原则;同时建立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的诉讼机制,由行政机关行使侦查权、人民检察院行使起诉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腐败原则;同时建立“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的诉讼机制,由行政机关行使侦查权、人民检察院行使起诉权、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可以要求复议和提请复核,被害人可以提出申诉或向法院起诉,被不起诉人也可以提出申诉,但不起诉决定作出后已经发出法律效力,因此侦查机关、被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8.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要低于刑事诉讼中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这是由两者的差异决定的,但是有关劳动教养的行政诉讼案件除外。14照此观点,同一个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普通 处罚决定书,其理由为:51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是一名交通警察在仅凭个人主观臆断的情况下作出的,事实不清且没有证据。 该案一审判决认为:虽然只有陶祖坤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335.html -
了解详情
于诉讼,即使事后获得法官的确认,但合同是在诉讼程序外签订的,缺乏司法因素。 执行法官就一起涉及商业租赁的驱逐纠纷中的问题向最高法院询问:是否可以将 之日起1年内,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确认决定。因此,法院对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决定书与通常意义上的决定书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学者提出:由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46.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为辅”原则和“两扩大、两减少”政策在刑事检察工作中有效落实,促使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专业化建设得到强化,推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促进政法机关 起诉和经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不起诉的,在向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宣布不起诉决定书时,要充分阐明不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并对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481.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文明的发展与融合,应当把契约理念、司法真实理念引入《刑事诉讼法》。 二、侦查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由于侦查程序在诉讼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其也成为《刑事诉讼法 、举证转换,概念周全、分类排除。也有代表认为,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对我国刑事司法未来的意义在于:表明态度和立场、指明细化方向、吸收了经验、过滤了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50.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决定作出后,应当公开宣布并将决定书送达给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2 )不起诉决定书应送达给被害人、公安机关等移送案件的侦查机关;(3 )公安机关对 不足,启动审判程序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徒增讼累。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借鉴日本的立法例,在被害人就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救济制度中增设过滤机制,即被害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犯罪案件适用非刑罚处罚程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信息及时披露 由于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强制性要求检察官公开不起诉决定书以及法官公开判决书文本内容, 诉讼程序的规范化框架内进行运作。例如,对于免予刑罚处罚的未成年犯罪人,司法机关可以要求其为社区提供一定期限的服务,其工作类别包括在医院、慈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92.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决定作出后,应当公开宣布并将决定书送达给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2)不起诉决定书应送达给被害人、公安机关等移送案件的侦查机关;(3)公安机关对 确实不足,启动审判程序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徒增讼累。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借鉴日本的立法例,在被害人就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救济制度中增设过滤机制,即被害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