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3]《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排除非法证据 中,公诉人为提供新的证据需要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的,法庭应当同意。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通知讯问人员、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到场,法庭认为必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90.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开始,英国普通法院随着国王的纠问机构的黯淡而控制了英国的司法系统,被告人的口供被确认为最佳证据,最终导致了广泛使用刑讯逼供手段获取证据。[3]用刑讯 总认为有了口供好破案;有了口供好定案,认为有了口供定案才踏实。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66.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因此说'96刑事诉讼法从这个方面默许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行使沉默的权利,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或不供述都是法律允许的,也就是行使沉默权 因果关系,这点无庸置疑。 (二)现实中不少人认为放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于打击犯罪不利。这样容易造成放纵犯罪分子,为刑事诉讼活动添置障碍,造成更大的人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6.html -
了解详情
从严'的政策,通过一定的心理较量包括心理压力(所谓政策攻心),促使作案人交代犯罪事实。""'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所传达的法律信息,就是告知作案人:决定他们刑事责任 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还有一些法规也对进行刑讯逼供、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追究、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0.html -
了解详情
从严’的政策,通过一定的心理较量包括心理压力(所谓政策攻心),促使作案人交代犯罪事实。”“‘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所传达的法律信息,就是告知作案人:决定他们刑事责任 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还有一些法规也对进行刑讯逼供、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追究、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4.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在审查起诉阶段,如何正确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克服翻供现象,对于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公诉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 、证人证言等证据时效性较强,等到起诉阶段去补查,已失去条件,造成放纵犯罪的现象发生。(三)遇到翻供时,讯问人员应当沉着冷静,抓住其前后矛盾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37.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有的案件只有通过利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才能发现犯罪线索,及时破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大量案件是依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而获得线索才得以侦破的 在破案率与原则两者之间找出平衡点。?找平衡点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正确认识现在的犯罪状况与侦查资源。90年代以来,我国刑事犯罪案件逐年上升,94年比9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4.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原因在于我们仅仅从程序意义上对刑事案件进行把握。 笔者认为自动投案与如实供述两个要件是密不可分的。自动投案不仅是一种形式行为,而且具有实质内容。 犯罪的案件,也包括《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行为实质构罪,但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情形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4]当然还涉及洗钱类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662.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具有独立价值。 (三)排除虚假理论 排除虚假理论主张,非自愿供述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不法或不当手段的结果, 中,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无不与办案人员违法取证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可能放纵犯罪,但其最大优点就是要保证言词证据的自愿性,从而达到定罪处罚的准确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773.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义务。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除了具有上述规定的权利义务外,还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第四十八条【同一原则】人民检察院对同一名未成年人 书写告知内容或者让其复述等方式,以确保未成年人真正理解其诉讼权利、义务以及供述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告知的情形应当记录在案。 第一百一十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6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