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或发问,能够生动、形象地提示案件的起因、过程和具体情节,有时还可以直接指认出犯罪分子。 公诉人要积极地发挥被害人及其他委托代理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 具备关联性。 质证活动切忌随意。质证应以已经提出的个别证据逐一进行为限,这样可以将事实要害和证据要害一一展现出来。事实上法庭调查中需要质证的证据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9.html -
了解详情
源得到认可,那么这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但对于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是否应将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审法院是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如果以 研究》2004年第6期。 [24]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裁判的处理方面规定二审法院可以直接改判,而无须撤销发回重审。在实务和理论上一般称为自行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8.html -
了解详情
是严格区分的。物权是债权的对立面,物权具有绝对的效力,权利人对于其所有的物可以直接支配,无须介入他人的意思,不存在积极的义务人。而债权则与此相反, 需要法律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更有力的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种权利是物权还是债权,具有那些效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14.html -
了解详情
保安处分,很难出现错误。但是修正案并不是很完善的,因为没有救济措施。这样如果,法院丧失独立性,那么以此种方式迫害当事人,很显然就是易如反掌。而当今 应当立即解除保安约束措施。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保安处分条件的,可以直接作出相应的保安处分决定。 第二百八十七条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监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可以考虑今后修改民法通则、制定民法总则时规定物权的客体 物。这样可以维系物权法本身的逻辑性、体系性和整合性。 2、怎样规定物权的定义? 在条文中明确规定物权 占有问题研究较少,但占有制度的理论是固定的、定型的,所以物权立法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占有的法理搬来写成条文即可,而不存在需要先解决某一问题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60.html -
了解详情
更加具有弹性与包容性,其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由于从过错归责的一般规定中可以直接引申有关一般侵权行为的三项构成要件,即过错、因果关系和损害,因此 各种新出现的侵权行为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公正的救济,这样便保持了侵权行为法应有的活力。[43] 第二,体系的完整性。侵权行为法是与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9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履行不能时,有可归责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民事习惯上,债权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作为填补债务人不能履行所带来的损失。此时,假设民法典 真实写照。 再来看起草人之一波塔利斯认为法国民法典之所以优秀的原因吧:如果说允许这样表达的话,那么就是说,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种成文法与习惯法之间的妥协,即不论何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4.html -
了解详情
表达,不仅如此,《德国民法典》还用了一个非常技术化的概念权利能力去代替了人格这样一种表达。此后日本,我国台湾民法典都纷纷确立了权利能力制度,以后的法典更 权力机关的义务,任何人均有自由发展其人格的权利。既然宪法有规定,那么就可以直接引用宪法判决这个案件,由此创设出一般人格权概念,并在司法中明确阐述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03.html -
了解详情
该事由的规定不过是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简单展开。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直接展开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确有错误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再审提起的随意性。笔者并非指责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此规定的错误,只是指明这样的规定不利于更好地把握再审的启动。如果能够十分明确、具体地规定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4.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论文指出应当拓宽证据的法律范围,改变司法上对某些特定证据的过度依赖。[16]这样的基本立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其根本理由在于,基于诉讼证明的一般规律和 现在讨论中国的许多法律问题,常常免不了西学东渐,然而,在这一问题上似乎没有多少可以直接依凭的理论资源。当然,不可否认,西方法治国家在当前对实质证据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