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其改过自新、谋路求生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死刑的实际执行率,并能有效克服死刑立即执行所带来的弊端。因而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功效,对严格 后果。具体来说,要正确理解《计划》关于死缓制度的上述规定,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死刑适用的标准,只有罪行极其严重且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死罪适用条件的犯罪分子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15.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规定的第一条是二审法院审理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庭审理。第二条是 信服。 (三)被告人的有效辩护得不到保障 规定的第6条虽然明确指出对死刑案件的二审应该实行强制辩护制度,但司法实践中往往都出现辩护人消极辩护的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28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人民检察院劳改检察工作细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注释[1998323号)等司法解释 均由公诉部门进行临场监督;二是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由监所检察部门进行执行前监督,再由公诉部门进行临场执行监督;三是对于服刑犯又犯罪案件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76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杀人太多,如江西黄涛黑社会性质一案,一审法院仅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就达12人,一案而杀十数人,无论如何都不是一 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99. ①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罪案只有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中的7种死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256.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世纪90年代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刑法》则明确规定死刑核准权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来行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案件的核准权仍依据人民法院 犯罪情节、后果及危害程度;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或缓期二年执行;有无法定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其他应当审查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7777.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一般会被认为属于罪行极其严重。基于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政策,凡是控方无法举证证明被告人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的,辩护律师应该一律提出对被告人不适用死刑。 二、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条件。《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53.html -
了解详情
间隔的时间非常短暂,从而造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一律在短期内被执行的局面。此种快速处决的执行模式导致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几乎不再可能去寻求任何 机构及材料收受情况的查询服务;设立专门的接待大厅会见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可以预约履行死刑复核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见面并向其表达意见,以及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8.html -
了解详情
8]即作为强行束缚人身自由的长期徒刑在民众所能体验到的威慑力几乎是可以同死刑相比的。我国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空前发展,人们 充分合理衔接,以便通过适当扩大死缓、无期徒刑和长期徒刑的适用而逐步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再次需要实现刑罚本身所需要的恢复社会公正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27.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限制中的作用,即对案发后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应慎用死刑立即执行。[4](P59-60) 与此同时,在刑事诉讼法学界,陈瑞华教授在刑事 《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再次重申:要正确处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与依法严厉惩罚严重刑事犯罪的关系。案发后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1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分别对死刑核准权做出了规定,即判处死刑的权限划归中级人民法院行使,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但是紧接着的1980 ,是一种权力型程序而非权利型程序。而实践中合二为一的程序作法,使死刑案件的被告人如果对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只有一次上诉机会,可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