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从宽处罚情节,仅限于影响罪行严重程度之外的情节。这些情节既包括在判处死刑时没有发挥作用的可以型法定从宽情节,如犯罪分子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 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很大的情况,尤其是非暴力犯罪,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且即使属于行为的客观危害很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很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69.html -
了解详情
累犯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综合衡量影响量刑的各种因素,慎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二、因同案犯在逃致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不明的,应当 比较深或者是因为某种利益关系导致被告人激情杀人。对此类杀人案件的被告人应当慎用死刑立即执行。 五、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如实供述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关键犯罪情节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245.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依据刑法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四问:如何适用“终身监禁”,能否执行到底?《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了对贪污罪、受贿罪可以在判处死缓减为 和程序两个方面予以了明确。在实体方面,《解释》明确,对那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过重,判处一般死缓又偏轻的重大贪污受贿罪犯,可以决定终身监禁。在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8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200条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依照下列程序报请复核:(1)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 在商业街,学校,住宅区及一些人多的附近出现,以防妨碍到大家日常生活。死刑的处理方法基本是用枪射击或者注射等。若是决定使用枪决的方法去处理犯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831.html -
了解详情
65条,累犯一般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次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累 有的案件中,被告人多次杀人、抢劫或者绑架,罪行极其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因客观原因或者取证不力,认定主要罪行的证据存在一定瑕疵,不得不留有余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第8条第2款也规定,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提审或者 是以往因死缓刑的实际执行期过短,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进而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今后,对这部分案件,由于有了限制减刑制度,就可以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64.html -
了解详情
立即执行的条件是:第一、存在故意犯罪的情况,如果是过失犯罪则不能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第二、故意犯罪发生在2年的死缓考验期间。这对故意犯罪的时间是有 排除在外,这种做法是合理的,是符合死缓制度的目的的,因为现代死缓制度是死刑慎用的刑罚观念的体现,是以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刑罚目的为指导iv[④]而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75.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二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 出具处理情况的说明;对罪犯骨灰或者尸体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三)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16.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国家里,出于人道死刑犯的生命权应当至少持续到被真正执行死刑的一刻。笔者认为法院作出死刑立即执行判决,只是否定死刑犯生存的价值,使生命权完全失去社会、 死刑给死刑犯带来痛苦,必定也连带侵犯了生命权之外的其它人身权。试想一下,当执行方式达到了使死刑犯无痛苦的死去,则就解决了剥夺生命权之前不连带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20.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应充分保障死缓犯二年的考察期限。死缓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期限,必须是在二年考察期满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即从死缓判决确定 ,可在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如果死缓犯故意犯罪就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不保证死缓犯二年的考察期限,必然导致死缓犯自暴自弃,即便有重大立功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