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有权提起或者参与涉及国家、集体和人民重大利益的民事诉讼,说的是有权而不是必须。检察院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决定是否行使这项权力。如果由于条件限制, 义务。反诉、上诉只能对实体的权利义务人提起,不能对检察院提起。因此,在诉讼程序中根本不发生检察院作为被告或被上诉人的问题。[13]也许有人会问,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80.html -
了解详情
外,应用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就是工具。具体到当今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选择科学的法学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高效率,保证研究成果的前瞻性与普遍性( 成为法律程序的一般规范;有的内容如审级制度是实行两审终审还是三审终审、诉讼时效、上诉、申请再审的具体期限在各国法律程序规定中存在差异;有的内容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4.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侵害人,对在案的侵害人毫无疑问,起诉到法院应列为附带民事被告人,但对于在逃的同案犯,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能够认定在逃的行为人有 法律责任,因此,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在程序方面,也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逃的同案犯可以按缺席判决其承担民事赔偿部分。这样最大限度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27.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这样品质的诉讼法进行诉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诉讼的正当性,正所谓法律是正当化的准则。 先前一些学者的视角关注的是民事诉讼过程、结果的正当 诉权再生,从而在宪法与诉讼法的联结点上成功地建构起宪法诉权理论。[9] 我国诉讼法学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当事人享有诉权的法律根据首先是宪法,诉权是宪法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8.html -
了解详情
核心而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一但明确这一问题就可以分清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就同一事实不同主张或由谁来 问题 证据规则更加明确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适用情况,过去司法实践和民法理论对所列举民事特殊侵权纠纷的案件,实际举证责任倒置,观点比较统一。但对于共同危险行为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1.html -
了解详情
,智者见智,各论其道。故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表述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笔者以为,考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必须穷根溯源,历史地展开,系统地考证, 的,审判实践已经证明并正在继续证明,无论是司法机关或是当事人,无论是证人或者是其他诉讼参与人,他们的任务只有一条就是排难解纷,为此,法律明令他们必须以事实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诚信原则的明确规定,但某些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从解释论的角度可以认为体现出诚信原则所蕴涵的精神。如对证人如实作证义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 存在于法院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二面关系说占据主导地位。既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诉讼法律关系,那么,旨在当事人之间发挥作用的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就难以彰显。再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77.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根据行政区划;二是根据当事人或诉讼标的和人民法院的关系。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可以分为 只能由一方当事人所在地法院管辖时,允许当事人选择一无任何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法院进行诉讼,使原有管辖权的法院丧失案件管辖权,无管辖权的法院取得案件管辖权的地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51.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改革的初期,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把落实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个切入点。然而,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明责任的认识却 倒置、证明责任减轻等等,可以说证明责任本身是由若干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组成的一个问题群。因此,证明责任的问题是下一个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应当继续研究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3.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的这一界定于司法实务是可行的,于民众意识是可以接受的。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 1月15日人民法院报第三版。 参考文献: 1、 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编制:全市法院民事审判业务培训资料,焦作市中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 2、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编制: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