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发现,如果将杠杆作用视为企业策略行为的一部分,特别是通过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而让自己获利的方式,则杠杆作用完全可以达到通过一个市场的垄断 要求下游的销售商和自己签订独家经营协议,或者以拒绝交易为形式影响下游市场的竞争等等。但是,对于杠杆作用能否真正帮助垄断者获得两个市场上的超额利润,杠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72.html -
了解详情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但却维护了竞争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试图从现有的法律规定出发来研究反垄断法 成本,而且还要考察该行为的目的和后果。 反垄断法允许市场主体从事目的与排挤竞争对手无关的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例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不禁止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0.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都禁止直接比较广告。直接比较广告也很容易成为其他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而引起诉讼纠纷。这种分类是有一定的意义,明确了 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二条规定“广告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12.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的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经营者不准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为处理依据。笔者认为,对于商誉侵权不能一概而论。商誉 也应将其认定为商誉侵权行为。因为同行竞争者的这些行为旨在排挤他人,有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在客观上也一定程度地误导了消费者,影响了所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50.html -
了解详情
和优势”,明确承认商誉的无形财产属性。[11]此外,英国判例还创设了包括“Actio forn passing off ”在内的各种不同形态之诉讼以对抗商品假冒、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其中一些特别程序即是针对诽谤或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而设定的。[12]至20 世纪末,英国法院通过仿冒诉讼来保护商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770.html -
了解详情
反垄断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垄断定价问题 为了防止市场出现垄断定价,反垄断法禁止厂商订立限制竞争协议,对企业的合并进行控制,并禁止厂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然而,反垄断法的 提高了效率之后,也不愿再降价;而且很多企业往往把反托拉斯诉讼作为增加竞争对手成本的一种手段。这些都是反垄断法执行的直接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42.html -
了解详情
和立法成就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二)、加大对无正当理由的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回扣、折扣的惩罚力度。扩大商业贿赂的适用范围,将无正当理由 刘文华 《经济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一版。 4、 倪振峰 《竞争的规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活用》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48.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诽谤行为及其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对商誉进行商业诽谤,一般是与商誉主体形成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才可以作为行为主体,非经营者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够作为侵害商誉的 ,不可否认,商誉只用商事主体才能享有;同时,绝大多数的商誉诽谤行为是经营者对于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在我国法律中,《民法通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商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8.html -
了解详情
创设了包括Actio forn passing off在内的各种不同形态之诉讼以对抗商品假冒、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其中一些特别程序即是针对诽谤或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而 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信誉的虚伪或不正当的说法,应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商业混淆行为一样,这种损害商誉的做法可以出现在比较广告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55.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判例还创设了包括Actiofornpassingoff在内的各种不同形态之诉讼以对抗商品假冒、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其中一些特别程序即是针对诽谤或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而 某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活动提出虚假或不当的说法,都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他人商誉的行为。 该示范法将损害商誉权的行为概括为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