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权,并肯定这种处分的行使并不必然以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为代价,行政诉讼就可以适用调解。 6、有限适用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处分国家权力,在 年版,第352页。 [8] 王振清主编、吉罗洪副主编:《行政诉讼前沿实务问题研究-问题.思考.探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山东省临沂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9.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预先分配,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可能性是分配举证责任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责任制度以及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经原告申请或依职权调查 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也为了保障行政诉讼的正常进行。设定了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制度。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正义的基础。然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却比较原则,难以解决实践中复杂的证据问题。2002年7 诉人民法院管辖。该条款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原告的举证责任,但很显然,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是实际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的。那么,原告究竟应承担什么样的举证责任?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69.html -
了解详情
尴尬,应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现实国情所需。 二、在法律上确立行政诉讼调解的必要性 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经济行政案件不应进行调解的 补偿提起诉讼的行政争议可以适用调解。对于行政赔偿,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允许在行政诉讼当中进行调解,但对于行政补偿,我国法律尚没作出规定明确许可能进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7.html -
了解详情
.3%,个别法院的撤诉率竟达到81.7%[4];又比如2003年全国行政一审行政诉讼结案88050件,其中撤诉和协调处理41547件,占47.2%[5],2004年全国 ,2000年5月第1版,第9-10页。[11]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12]包万超:《转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6.html -
了解详情
就对方提供的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相互辩论的活动,是人民法院审查核实行政诉讼证据的主要方法,有着不同于刑事、民事诉讼质证的特殊性: (一)质证 ,而必须与其他证据联系在一起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行政诉讼中,采用间接证据应注意:(1)间接证据必须真实;(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44.html -
了解详情
就属于民事纠纷,对此纠纷只能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2、行政诉讼的纠纷当事人必须一方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些机关或组织 的标准。 四、行政、民事关联诉讼及其处理原则 行政、民事关联诉讼是指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律事实上互相联系,处理结果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条件的诉讼类型。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的同时,大量行政案件变相地适用调解解决行政争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法院默许或者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行政争议的事实,已经悄然升起,不 解决纠纷的普遍方式――调解。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工作过于刚性,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做法,实际上把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视为不可调和的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9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调解就是解决纠纷并终结诉讼 ,调解合法成立后具有与裁判等同的效力。行政诉讼调解要充分体现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要同时能够保障原告有与被告平等协商 补偿提起诉讼的行政争议可以适用调解。对于行政赔偿,我国法律已明确规定允许在行政诉讼当中进行调解,但对于行政补偿,我国法律尚没作出规定明确许可能进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7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也考虑在内。)。为了实现诉讼制度的目标追求,从功能上讲,行政诉讼要解决纠纷的范围应当被广泛地理解为凡不能够通过宪法诉讼、刑事诉讼 案范围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杨小君.正确认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模式[J].中国法学,1999,(6). [4]江必新.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