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时间作出规定,鉴于国外的立法例,我国公司法应该在利益衡量基础上,对提起公司解散请求权的股东既要有一定持股比例的限制又要有一定持股时间的限制, 上来,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僵局,防止损失的扩大,同时可以降低僵局的处理成本,使公司回到正常的经营轨道上来。因此,应以法律明文规定将调解作为司法介入的前置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68.html -
了解详情
解散的一种方式,属以公权力为主导的司法强制解散,其目的是通过司法权的介入,强制公司解散,以保护在公司中受压制的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新公司法 ,与宣告企业破产无异,故该类诉讼按照破产案件收费顺理成章。为便于操作,可以被诉公司的注册资本为标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计收案件受理费,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87.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当事人首先尽量进行内部救济,包括采取内部和外部转让股份解决。在大股东控制公司的情况下,资本退出模式不失为较佳选择。比如法院可告知原告可以变更诉请为要求 ,公司即进入清算程序,法人资格即归于消灭,对公司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四、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有待明确。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之规定,司法解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04.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或者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 规避甚至利用这些制度来实现个人目的。其中最为极端的表现方式即是通过公司僵局谋求公司解散,根据最高院对《公司法》的若干规定二,只要是单独或者合计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或者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 规避甚至利用这些制度来实现个人目的。其中最为极端的表现方式即是通过公司僵局谋求公司解散,根据最高院对《公司法》的若干规定二,只要是单独或者合计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11.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采取的仍然是法定资本制;其次,我国《公司法》亦未建立股东以个人名义申请公司解散的制度。在权衡了以上两种方案后,笔者认为第一种方案更符合中国的 (2)主体由于我国商品经济没有发展到相当的程度,社会信用机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配套法律还没有完善之前,应仅限于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以防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部出资额或股份。以避免自然人将自己的财产分离,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一人公司必须享有有限责任,以降低投资者的经营风险、实现单个个人无法实现的经济目的、使 所拥的这一事实,不会导致该股东的个人责任,也不会导致公司解散。② 反观我国的公司立法,我国的《公司法》并未规定“股东不足法定人数或者仅剩一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3.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会召集请求权、自行召集主持权 代表XXX表决权的股东或者XXX名股东联名有权请求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股东会的,上述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 召集的,适用临时股东会召集和主持程序。 第二十二条 申请公司解散权、申请公司清算权 公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确认为《公司法》一百八十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045.html -
了解详情
,以供网友学习、参考。公司法规定: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183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 的规定。 最高法院指导案例: 林方清诉常熟市凯莱实业有限公司、戴小明公司解散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2012年4月9日发布) 基本案情 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592.html -
了解详情
我院曾在2003年6月13日印发的沪高法[2003]216号《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一)》〈以下简称原执法意见(一)〉第二条 第 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提起。对此,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原告应理解为既可以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包括本数)的单个股东,也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