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债权人的利益, 应当在一般债权人的合理预见和实际结果的对比中体现。由于不动产抵押是经过登记的, 而次序升进原则也是法律明定的, 因此, 1998 年11 月版, 第182 页。 [6]王利明:《物权法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5 月版, 第556- 558 页。 [7]梁慧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82.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还是“多头登记”,各自为政,重复登记的情况亦十分普遍,这些都是影响建立不动产登记簿册的公信力制度的主要障碍。 第四,登记簿册的公信力,关乎当事人和社会 的证券化,现今不过为一种理论上的构想,要真正付诸实现,需要首先制定抵押证券法。 第四,抵押权次序确定原则。即使抵押权的次序固定,先次序抵押权消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88.html -
了解详情
,不动产质近于成为一个纯粹的法律概念,不动产抵押更多地采用抵押证券或根抵押形式或者让位于混合抵押。 四、法律界区模糊化 在传统民法上,物权与债权 61页。 [8] [德]罗伯特·霍恩等著、楚建译《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9] 同[5],第50页。 [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2.html -
了解详情
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第一百八十七条【不动产抵押登记】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 年10月1日起施行。 copy;北大法宝:(www.pkulaw.cn)提供法律信息全面解决方案,是中国最大、用户最多、更新最快的综合法律信息平台。查看所有产品和服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115.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1页;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考虑》,载孙宪忠:《物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 章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第62条第2款第一句: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和出租应当以土地登记文件资料为准。再结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61.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零星涉及,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草拟的最新一稿《中国民法典草案物权编》(以下简称为新《民法典草案》)中借鉴德、瑞、日等 移转给第三人,则该第三人不能通过登记获得所有权;如果不动产的权利人将经过预告登记的房屋设定抵押,则该抵押权不能对抗预告登记的买受人。预告登记使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69.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效力。此类异议登记又可以分为:第一,为保全抗辩的异议登记。该登记是基于抵押诉讼,债务人为保全其抗辩所使用的登记。例如,在债务清偿后,债权人不同意 请参见前引王轶书,第172页。 [21] 参见高宏广:《不动产预先登记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0年硕士论文,第22页。 [22] 参见前引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7.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的房屋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是当事人进行不动产转让、抵押等行为的惟一合法凭证,不动产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由国家信用作为保障的,即便房屋所有权的 期。 [6]孙宪忠:《物权法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的反思》(下),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 [7]王利明、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71.html -
了解详情
权的效力,而是两个以上相对法律关系的较量。动产抵押登记的,与不动产抵押权具有相同效力。 不动产抵押合同也是债权合同,也是以给付为标的的相对法律 ,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4-255页。 [30]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31]同注[24],第113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46.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1页;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考虑》,载孙宪忠:《物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 章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第62条第2款第一句: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和出租应当以土地登记文件资料为准。再结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