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利弊。直接改判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但是其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再享有上诉抗诉权;发回重审是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对其结果当事人不服可再次向上一审 了诸多的不便利、不经济,甚至使有的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当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程序设置本身的正确性是无可置疑的,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4.html -
了解详情
显示的数据,2004-2007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数分别占法院审结的刑事一审案件数的0.40%、0.48%、0.44%、0.45%.2003年1月至 情况,检察机关也无法进行监督。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民事部分审判、上诉引起的二审案件中的不开庭审判、死刑复核程序等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诉讼促进的特例法》专门规定了“赔偿命令制度”[6].该赔偿命令制度不同于中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根据这一制度,法院对一定的犯罪案件在宣告有罪判决的时候,有 命令不能申请不服,也不能重新提出同一的赔偿申请。但是被告人在上诉期内对有罪判决不提出上诉,却可以对赔偿命令提出依刑诉法规定的即时抗告(特别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7.html -
了解详情
:凡当事人就应充分参诉,而充分参诉的最主要保障是程序参与者可通过上诉或申诉获得在就同一案件复审程序中负有意义地参与的机会。[2] 赋予被害人上 与刑事法律在立法上的冲突,使我国赔偿制度实现统一和平衡。 {10}上述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案件范围,笔者主要是参考了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出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160.html -
了解详情
汉族,初中文化,原任沈阳嘉阳集团董事长.2000年7月11日被沈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0日经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检察院于2001年 艳、刘宝贵亦不服,提出上诉。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8月11日作出(2002)辽刑一终字第152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4.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加害人的侵害,我国现有的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中,唯一制度化的救济模式就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该制度的确立为有效保护受到侵害的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帮助。但是 也促使加害人真诚悔过,降低再次犯罪的比例,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上诉、申诉、重新犯罪等带来的成本支出,避免社会冲突的加剧和司法资源的过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这12人中有8人是要求我督促判决执行的,8件执行案中又有6件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重要是伤害案和交通肇事案,有的还是多年老案。有研究表明,近10年来 大的程度上被刑事诉讼所包含或吸收,(如在立案、审理、期限、上诉等程序上,)均要遵循刑事诉讼的规定或受其制约。其次,虽然也规定了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但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3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赔偿事宜也就会顺理成章的变得冷漠、不屑一顾甚至恶意抵触,即使法律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解决方式赋予被害方,但是事实证明,心中充满绝望的加害人根本不予 、再择期宣判再到被告人不服或者被害人不服甚至公诉机关不服所引起的上诉、二审,以及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重审、再审、提审,时间战线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29.html -
了解详情
或非法做法,迫使原告撤诉或迫使被告接受调解。 (一)寻找调解突破口 每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案件不同,当事人素质、文化水平、生活 庭审、庭后三个环节,尽量使附带民事部分经调解达成协议,做到案结事了,避免因民事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引起上诉、上访案件的发生。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8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刑法》三十六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48次会议通过 判令刘某向张某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8万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提出上诉。深圳市中级法院经过一年多的审理,撤销罗湖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