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其他渠道主张权利: (一)法律规定应当由行政机关先行处理的; (二)违反民事诉讼法专属管辖规定或者协议管辖约定的; 事项,仍然有效。 对2015年5月1日前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程序性规定适用修改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357.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 第六十九条 赔偿费用,从各级财政列支。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责令有责任的行政机关支付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748.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六)被申请人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74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微软用户1]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 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条公民、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742.html -
了解详情
] ⒊两法衔接的特征鲜明,两大合力助推发展。正式拉开两法衔接序幕的是行政机关,国务院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统一部署,明确提出加强两法衔接工作。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38]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论我国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载《中国检察官》2011年第8期。 [3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