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8} (p51) 昂格尔指出,对于习惯法来说,事实上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从来不能与应当做什么的问题明确区分开来;习惯法也缺乏实在性:它由一些含蓄的 评价功能,导致了罪与非罪认定标准的混乱。{35}(p155)司法实践中,这种唯犯罪构成论的思维模式,往往使刑法明文规定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之外的正当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773.html -
了解详情
化犯罪论体系下出罪事由的内容大抵包括违法性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两部分,其中违法性阻却事由又有法定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44)参见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61页。 (45)参见前注(4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如有学者就撰文主张犯罪客体重合性罪数标准。[22] 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的犯罪论体系,应当坚持犯罪构成标准说,但是有待进一步深化,即要进一步把握罪数判断要素 ,在表面上与犯罪相似,但由于某些因素,需要在定罪过程中予以排除。根据前文所述的社会相当性理论,除了对刑法上明确规定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要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后立即被发觉的、或通缉在案的、或越狱在逃的、或正在追捕的人犯;⑶ 正当防卫的行为;⑷紧急避险的行为等等。 (二)、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这是正当防卫成立 情况下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公民个人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一种特殊权利。它与司法权、审判权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如果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侵害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8.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和可以适用缓刑两类,具体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宣告缓刑:其一,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其二,丧失危害社会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和其他病残 段俊富:《浅谈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6期。 [4]孙振鸿,徐婷士:《论缓刑的适用及其立法完善》,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8.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病等;或者说明自己的行为正当合法(iustification),不具有政策性危害,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体育竞技等;或者说明有其他可宽恕(excuse)的情由 情节中的社会情理的精神内涵大体一致。 [8]相关的详尽论说,参见:高维俭.我国刑法情节之辩证与实质(G)//高维俭.宽严相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7.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责任,就称为公平责任原则。三元论的后两种观点认为过错推定原则是一种独立的归责原则,笔者不敢苟同。过错推定与过错责任原则都是以行为人主观上有 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这两条是对公平责任原适用的具体规定。当然在上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主观有过错,也可能主观无过错,有过错承担责任自不待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行为,受损害的一方不能借口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对实行紧急避险的一方实行防卫。四是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受到反击的不法侵害人,也不能借口保护自身的 的行为为正当的必要限度。也就是说,防卫是否过当,要以是否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为原则。只要防卫者认为需要,无论实行什么行为,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08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行为,受损害的一方不能借口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对实行紧急避险的一方实行防卫。四是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受到反击的不法侵害人,也不能借口保护自身的 的行为为正当的必要限度。也就是说,防卫是否过当,要以是否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为原则。只要防卫者认为需要,无论实行什么行为,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行为,受损害的一方不能借口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对实行紧急避险的一方实行防卫。四是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受到反击的不法侵害人,也不能借口保护自身的 的行为为正当的必要限度。也就是说,防卫是否过当,要以是否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为原则。只要防卫者认为需要,无论实行什么行为,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477.html -
了解详情